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 2024-08-05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民盟广元市委:

        你盟提出的《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山区样板”的建议》(第16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规划引领,做优乡村建设顶层设计”的建议

按照“整体规划、梯次推进、以点串线、连线成面”的思路,加强城乡规划统筹,立足城乡融合,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合理规划确定村庄布局和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和建设重点,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空间上一体布局印发《广元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科学制定分批次,梯次推进乡村编制计划,共划分33个乡镇级片区、442个村级片区,分步骤、按类型、有计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集聚提升类村庄729个、城郊融合类村庄201个、特色保护类村庄160个、搬迁撤并类村庄24个、其他特色潜力尚不明晰类村庄409个,同时遵循因地制宜、按需编制的原则,确定全市应编村庄规划的村级片区50个,涵盖村庄226个。截至目前,已全面编制完成33个乡镇级片区和50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建设上连片推进。对标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统筹好建设时序和空间分布,与景区景点、生态廊道、康养基地、园区建设等深度融合,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本达标村278个,达标率20.16%。2024-2028年计划新建达标村773个。预计到2028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51个,占比达到75%以上。风貌上突出特色严格落实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15条措施,大力开展农房规范化建设,年度计划实施危房改造1915户。加强农房风貌引导和管控,积极推广“坡屋顶”建房风貌,保护民族村寨、特色民居、文物古迹、农业遗迹、民俗风貌。稳步推进旧村风貌改造,深入贯彻落实《广元市历史乡土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办法》,督促指导县区对88个(其中国家级31个、省级57个)传统村落建立了保护台账,并将保护信息录入国家平台管理系统。指导昭化区推进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

         二、关于“聚焦生活宜居,提升乡村现代生活水平”的建议

         围绕农村群众所需所盼,实施乡村强基补短行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创建成果,重点推进通组路硬化和产业路建设,全市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路硬化率达到73%以上。加快渔洞河、老鹰嘴、井沟里等中小型水库建设,实施剑阁县龙王潭水库青川县曲河水库昭化区大寨水库等灌区项目和苍溪县白桥水库、东方红水库、闫家沟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持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52%实施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大力推进农村户用燃气工程,乡镇通天然气普及率发放90.8%。加快推动5G网络、千兆光网向村延伸,农村居民主要聚居区5G通达率达到60%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农房风貌管控,开展庭院美化和村庄绿化,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4.8%,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0%、92%、90%以上。三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短板,推进农村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迈进,助推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74%,累计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7个,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占比达到10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

          三、关于“聚焦发展宜业,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思路,实施产业增量提质行动,突出增产增量、延链补链、优质优价、联农带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兴产增收。一是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着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盆周山区粮经统筹高质量发展区,通过“一地多收”模式推动实现“吨粮田”“亩万元”,苍溪县粮经复合种养经验全国推广。深入实施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行动,突出抓好四级同建、一园多收、联农带农、补短晋级、产村融合“五大行动”,统筹规划、梯次布局市县乡三级现代农(林)业园区和“一村一品”示范园,累计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12个、市级现代农(林)业园区149个、“一村一品”示范园1903个、小农户增收致富园21.7万个带动全市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基地48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和黄茶生产基地。坚持“四新一盘活”,持续推进茶叶、猕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鸡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规模以上精深加工企业累计达到85户。二是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强化联农带农增收,全覆盖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平台,探索推进100个村“耕种防收销”大托管服务试点,创建全省首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重点服务组织6个,累计创建国省龙头企业47家(国家级4家,省级43家),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达59%,参与农户年均纯收入比本地农户平均收入高20%以上。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思路,积极挖掘特色产业多种功能,探索创新“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体”的乡村产业体系,累计建成农文旅融合国家4A级以上景区10个,乡村旅游类国家A级景区29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5个、省级休闲农庄13个,推出“昭化药博园中医药研学教育基地”等乡村旅游产品30余个,打造茶文化、果蔬采摘等精品旅游线路8条,开发“广元七绝”等特色旅游商品160余种。

         四、关于“聚焦治理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建议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功能作用,实施治理增效赋能行动,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建设。一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市243个农村“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累计培树全省先进村党组织6个,培育乡村治理骨干2400余名。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整合资源力量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3个县级中心、41个乡级中心基本建成并实体化运行。扎实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推广运用“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二是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坚持把“政府想做的”与“农民想要的”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经验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村民自建等筹资投劳方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公益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微网格”等治理模式,引导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累计创建国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74个。三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各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养成良好健康卫生行为习惯和推动移风易俗要求纳入其中,并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等显著位置长期张贴,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70.54%、85.3%。

         五、关于“聚焦落地见效,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议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一是强化统筹协调聚焦加快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目标,充分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总作用,印发了《广元市加快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制定了年度重点任务和项目推进清单,统筹实施产业增量提质、乡村强基补短、治理增效赋能、环境整治提升、改革创新突破五大行动,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多方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力度,用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建设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产出效益,上半年全市到位中省财政支农资金同比增长20.88%。同时,各县区将继续安排不少于5%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涉及劳务品牌和乡村建设项目库里的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在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的通知》,对扎实做好项目立项评审、强化项目全过程实施监管工作等工作明确了具体内容和要求。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围绕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坚持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整体提升,将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培育和基础补短工作,启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47个,规划实施项目853个,年度拟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4个、精品村5个

        衷心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4719     

 

      (联系人:唐丽娟,联系电话:0839-3267058)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