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扶贫简报(5)

扶贫简报(5)

日期: 2018-05-08 来源: 局扶贫产业办 分享:
【字体: 打印

     

5

青川县“三强化”推进“三园联动”促进产业扶贫

2017年,青川县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产值10.7亿元,带动园区982户、3032名贫困户脱贫;建成村特色产业示范园59,带动4000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1.93元;建成户办产业小庭园5917个,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

一、强化“三大保障”,确保“三园”联动建设质量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2017年,县农业局调整充实了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农业产业扶贫办和农业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印发了“三大主战场”工作方案,明确了“三园”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二是强化资金保障。2017年,投资1.35亿元新建“三谷”现代农业园区,1.02亿元巩固提升红旗、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整合涉农资金1706万元用于特色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1149.9万元用于帮助贫困户发展户办产业园。三是强化技术保障。2017年,县农业局共组织食用菌栽培、茶叶管护、大小春作物种植、肉牛羊和土鸡养殖等技术培训83期,通过集中办班和现场培训,培训农民群众、贫困户2.4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5万份。

二、强化“三大体系”,促进“三园”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强化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农业+”,和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工程。目前,“三园”内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茶叶、山珍加工场47家,实现了加工企业对“三园”的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旅结合”,2017年,幸福岛、“三谷”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山水为媒,承办了“中国·白龙湖搏鱼大赛”和“中国·青川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向阳村、炭河村特色产业示范园以茶为介,举办了“2017中国青川乡村休闲旅游·茶山秀”活动,“仙雾茶海”入选“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二是强化经营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已建成的59个村特色产业示范园中,业主经营占比93.2%,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入股共营占比6.8%,基本实现了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不断整合基层营销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全县共培育电商企业35家,形成“产加销”一体的经营体系。三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茶叶机采机修服务队,为全县茶叶基地提供机采、机修服务,有效提升了青川夏秋茶利用率;建立社会化服务超市44家,益农信息社106个,物流企业36家,100余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全面建成运营。

三、强化“三个联动”,提升“三园”建设示范带动

一是强化“产业联动”。“三园”建设紧扣青川六大特色产业,已建成的59村个特色产业示范园中,以茶、山珍、木本油料等为主导产业的49个,占比83%5917个户办产业小庭园中,以茶、中药材、山珍和生态养殖为主导产业的3986个,占比67.4%,形成了“园区连片、产业成带”,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二是强化“主体联动”。采取“企业自建基地”、“企业+专合社”等方式。通过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在农产品回收、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有效串联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户办产业小庭园,实现了“大园带小园、企业带农户”、“营销带加工、加工促生产”的经营主体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利益联动”。在“三园”建设过程中探索出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四种农企利益联结模式,形成了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实现了贫困群众多渠道增收。

 

责任编辑:杨悦       编核:何永湛        编审:何治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