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四川省晚熟柑橘及茶叶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培训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处长肖贵祥主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省市(州)科研院所的专家、各市(州)及县(区)主管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我院茶叶所牟文平、水果所代海林、豆芳芳参加此次会议。
在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推广研究员李映福就我省晚熟柑橘产业当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瓶颈难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我省晚熟柑橘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启动的迫切性进行了说明。据了解,该项目以“高校+科研院所+推广单位”的模式在全省柑橘适宜区推广三项晚熟柑橘栽培重大技术:晚熟柑橘高效轻减化栽培技术、果实增糖降酸技术、采后精准分选技术。
会上还筹建了由全省果树领域29位专家组成的晚熟柑橘技术专家团,其中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果树站站长余东担任晚熟柑橘推广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汪志辉担任技术首席,我市代海林列入全省晚熟柑橘专家组成员,并获得项目经费10万元扶持,负责我市苍溪县晚熟柑橘栽培技术推广指导工作。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强调,柑橘产业一直是我省乡村振兴“10+3”产业体系“川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广、涉及农户最多、农户增收来源最高的产业。这次组建的晚熟柑橘技术专家组29位专家要充分发挥专家优势,结合当前产业形式破除我省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壁垒,推广应用好晚熟柑橘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为我省今后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会议当天下午,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汪志辉作为该项目的技术首席就我省晚熟柑橘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如何按照优质高效栽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各位专家组成员进行了安排部署。
近年来,结合脱贫攻坚,我市柑橘产业在部分县区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但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布置的合理性,生态分布的区域性、栽培技术的规范化等还存在区域的差异性。通过此次会议,我市柑橘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完善规划布局,结合成熟的栽培技术配套进一步合理发展晚熟柑橘产业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