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靠“留”和“引”为乡村聚人气

日期: 2018-03-09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
【字体: 打印

  3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杨伟民、胡晓炼、陈晓华、钱颖一、宁高宁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回答记者提问。

  乡村振兴成为本次发布会的热点话题。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目前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一些村出现了空心化,这样的村庄如何保证产业兴旺精准落地的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如果一个村没有了人气、没有了人才,这个村的发展肯定搞不好。今后要创新思维集聚人气,多手段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

  陈晓华认为,对于村庄空心化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它是城镇化的一种必然结果。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70%以前,都出现过农村人口外流的现象。近五年,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累计接近8000万左右,由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今后一段时间,农村人口的转移、进城落户还会增加,这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人走空了,没有了人气,仅靠留守的老弱妇孺,乡村肯定是搞不好的。所以对这个情况应当重视,不能消极对待,否则乡村振兴也好,产业兴旺也好,就要落空。

  那么如何让产业兴旺精准落地呢?陈晓华表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主体和新农民。一个要靠,就是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的实用人才,通过他们来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搞好村庄建设。这些年开展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解决这个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个要靠,就是要通过各种政策,把外出的能人引回来,把城里的人才引下来,要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近年来已经有约700万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从事新产业和新业态,给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这种趋势应该积极扶持和引导。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优化村庄布局。陈晓华说,农村人口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村庄的变迁,所以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优化村庄布局问题。对于有条件的村,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创造条件;对于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庄要加以保护;对于没有生存条件的村庄恐怕就要易地搬迁。所以通过这些举措,就能把人留住,把人引下来,就能把产业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帮助小农户更好地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问题时,陈晓华表示,要通过合作社的互帮互助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来帮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

  陈晓华分析说,当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新型农业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大体上有300万人,是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另一类就是为数众多的小农户,一般户均土地规模、承包地规模只有7-8亩,面广量大,全国大体上有两亿多户,但他们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中国小农户的大量存在实际上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城镇化的进程所决定的,过去有、现在有,恐怕将来相当长时期还会有。有人算过账,我们的城镇化如果达到70%以上,农村仍然有四到五亿人住在农村以农为业,这就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使我国亿万小农参与农业现代化,并分享现代化的成果,这是必须解决的课题。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里,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元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来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陈晓华认为,要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的轨道,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和联合,通过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解决好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和干起来不合算的问题。这种联合形式多样,可以是生产某个环节的联合,也可以是全国性的联合,可以是劳动的合作,也可以是资金和技术的合作,这个应该完全由农民来选择;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让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把他们带入市场,也可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的形式来保证他们的基本收益,发展连片种植,实现规模化,还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实行保底分红来实现利益连接,这种带动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利益连接的机制,就是要让农民能够从产业的发展中分享到增值收益,今后农业的扶持政策要把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的成效作为重要的扶持依据之一。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