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大力推进剑门关土鸡产业发展

日期: 2018-02-24 来源: 剑阁县农业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2017年,剑阁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大做强剑门关土鸡全产业链。剑门关土鸡产业已成为剑阁县现代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脱贫攻坚的骨干支柱产业、闻名省内外的驰名品牌。剑门关土鸡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县出栏土鸡1100万只,实现销售产值近9亿元,农民人均依靠土鸡增收180元以上。

一、工作措施与进展

(一)生产发展稳步推进。创新“土鸡协会+专合+大户”生产模式,全县共建土鸡养殖小区76个,土鸡协会1个,土鸡专业合作社158个,家庭农场148个,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6504户。

(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四川第三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剑阁县注册成立四川田野故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土鸡产业发展框架协议”,在柏垭乡试点建设了4.9公里的高端别墅鸡群示范带,实现了剑门关精品土鸡打造的首次开启。计划在剑阁投资5亿元,用35年时间,建设剑门关土鸡全产业链建设暨扶贫投资合作项目,包括10000亩剑门关土鸡观光休闲型现代农业园区、广元特色农产品剑门关土鸡体验中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等多项内容,各项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

(三)扩繁选育稳步推进。剑阁县剑门关土鸡品种选育工作已完成引种、组群、建系、品系间杂交、阶段性测定等工作,存栏种鸡10000套,其中JM14100套,JMII3000套,JMIII2900.年可生产种蛋140万枚,可提供出壳鸡苗100万羽,可生产脱温鸡苗30万羽。

(四)推广标准管控质量。一是统一标准养殖。先后组织协会成员、专合社成员、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学习剑门关土鸡生产技术规程(DB510800/T013-2016),全年县、乡级培训34场,达3250人次。二是强化质量管控。建设剑门关土鸡溯源体系试点7家,地理标志授权使用企业5家,姚氏土鸡、翠云公司、永鸿专合、关刀河家庭农场等已经使用剑门关土鸡商标,主动申领使用剑门关土鸡脚环,加大剑门关土鸡生产、宰杀、销售等过程质量监管,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鸡”。

(五)宣传扩大品牌效应。一是在成都双流机场航站楼、京昆高速剑阁段、108线国道等显目位置制作安装了宣传广告牌;二是拍摄土鸡专题片,两次走上CCTV-7《每日农经》,丰富品牌内涵,加大宣传力度。三是积极组织企业远赴新疆、西安、重庆等地进行剑门关土鸡产品展示推介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销售面。

(六)营销模式多措并举。以县“双创”中心和益农社为载体,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营销,建成大型综合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1个、农村电商70余个,市外产品体验店1个(成都),市外直营专营店19个(成都9个、西安3个、重庆3个、德阳1个、绵阳3个),土鸡电子商务成交额达1.3亿元,增长43%

二、下一步工作部署

剑阁县将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农户自愿、政策保障”原则,突出品种、品质、品牌三大重点,兼顾动物卫生、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防范,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土鸡营销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完善产业链条,扩大土鸡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产销两旺。

(一)力争产业发展新突破。2018年计划全县出栏土鸡1500万只,实现土鸡销售及加工产值1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依靠土鸡养殖增收200元以上。十三五期间,土鸡出栏量年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全县年出栏土鸡2000万只,实现土鸡销售及加工产值3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依靠土鸡养殖增收300元以上。

(二)推动鑫宇公司资产转让。在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效基础上,积极推动广元鑫宇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完成资产转让,尽快让四川田野故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真正驻扎剑阁,恢复剑门关土鸡全产业链,带动广大群众脱贫奔康。

(三)扶持招商企业健康发展。认准四川第三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融合种养业、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引领剑阁有机农业和高端土鸡的发展方向,已经下了大力气将企业引进来,还将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保障,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带动全县土鸡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

(四)稳定本地行业组织发展。本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在剑门关土鸡产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保护和支持其持续发展,实行多元化的剑门关土鸡产业发展策略,促进剑门关土鸡产业的全面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五)推进精深加工,做长产业链。依托剑门关旅游资源,号召企业开发剑门关土鸡旅游休闲食品、大众化消费食品、高端礼品型包装食品,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消费形式。积极探索熟食品加工,丰富产品内涵,挖掘产品潜力,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利润。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