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保供给和保环境并重,持续优化畜禽养殖产业结构布局,认真抓好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建养殖场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规定,配套足够消纳土地,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积极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支持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培训,加强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2018年力争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高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5%,建成永久性家禽集中屠宰厂(场)9家,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并投入试运行。
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和“村回收、乡镇转运、县区集中、市处理”模式,构建集销售、使用、回收、加工为一体,能够可持续运行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切实解决废弃农膜露天焚烧、随意弃置和残留土壤等问题。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年建设农场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点10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4%,农膜回收利用率提高5%以上,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助推生态循环发展。争取中央、省农村能源建设专项资金2105万元,吸引养殖业主投资2111万元,农户自筹127万元,力争到2018年底全市大型沼气工程达16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达76处,基本解决养殖场产生的面源污染和能源供给难题。坚持“建管并用、强化服务”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已建户用沼气池巩固,全市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39.06万口,基本实现宜建农户全覆盖。引导养殖场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无公生产基地签订《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协议书》,全面推广“猪-沼-果(菜、茶)”等循环利用模式,到2018年底全市种养循环示范基地达13处,示范发展种养循环农业。
(局办公室 土肥站 畜牧业科 农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