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进入深化应用新阶段。11月6日至7日,全市益农信息员素质提升暨农业信息新业务培训会在苍溪县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信息化保障。
自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两年多以来,全市已建成2052个益农信息社(含自建),已打造省级标杆社2个,市级标杆社59个,县级达标社539个,开展公益信息服务、电商、金融、缴费等营运业务的益农社超过1000个。2019年提供充值缴费便民服务业务月均达到2万笔,实现电商交易订单10万余单,电商线上直接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通过益农社及专合组织线下销售额超过2500万。
本次会议前组织邮政、电信、商务、农业等部门和基层信息员就益农社的运营、业务加载、物流配送等进行了交流座谈;现场参观了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云峰镇紫练村益农示范标杆社和苍溪县扶贫产品营销服务中心,对益农社标杆示范社的打造、开展电商、便民服务以及促进扶贫产品销售等方面有了直观印象。
在随后的培训会上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向会议的召开致辞,并就苍溪县益农社建设营运的做法作了经验交流。会议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重要论述。昭化区帽壳村益农社信息员王奕秀、陵江镇笋子沟村信息员张家安在大会上就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扎实开展益农社营运,做好综合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做了交流发言。市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孙李勇就全市益农社建设营运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作了发言。市信息服务中心主任还就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农业网络宣传以及农业信息化项目等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会议还宣读了全市首次评选的“五十佳”益农示范社的名单,并表彰奖励了以苍溪县岫云村益农社、昭化区帽壳村益农社、剑阁县银溪村益农社、朝天区罗圈岩村益农社等为代表的一批示范典型。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智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智能决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加速应用,农业生产正在实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线上农业正在逐步成型,信息化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总抓手, 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工作加以推进。李局长要求,做好信息进村入户,打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优化益农社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联合各部门、各行业继续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涉农信息服务资源,突出重点建设,鼓励发掘更多适合农村市场、满足农民需求的惠农产品加载,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能力。二是要打开思路,集思广益。要打开思路,创新思路,借助网络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手段,做好做活益农社的运营工作。三是提升技能。要把信息员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导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信息员对益农信息社的认知度和服务素质。组织信息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发展增加信息员收入的服务业务,做好管理指导、信息汇总、功能展示、资源集聚共享等工作。四是加强合作。兼顾各方面,以满足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为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联合运营商和商务、金融、保险、物流等各行业部门,建立全面的长效的深度合作机制,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五是创新推进产业发展。注重示范带动。按照高标准建设运营示范“样板社”,以点带面,为其它益农社提供建设标准和学习榜样。
会议还开展了益农社信息员营运业务操作技能、手机将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乡村振兴监测统计业务、农情调度和网络安全知识等方面专题培训。
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分代表、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市经开区农业农村局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农情调度工作人员、各县区电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五十佳受表彰益农社标杆示范社信息员约11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