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中国农村巨变蓝图

日期: 2018-02-05 来源: 新华社 分享:
【字体: 打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4日由新华社受权播发。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进行了全面布局。

  三个时间节点勾勒乡村振兴历史性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目标任务: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中央农办主任韩俊说,文件按远粗近细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

  文件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文件同时也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韩俊对此表示,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同时是挖掘三农潜力和后劲,紧抓发展机遇的过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而且要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文件围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国家战略规划引领,有党内法规保障,有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支撑,也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作保障,是一份干货满满、含金量高的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

  文件提出,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如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程国强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好三方面工作:制定总体规划、构建制度框架和创新完善政策体系。

  总体规划要明确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基本路径与关键措施,引领和促进城乡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态保护、人口布局等双向互动、融合发展。他说,同时,从根本上清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尽快建立形成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框架与体制机制。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表示,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对推动农村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重点要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聚合各方振兴力量保护好农民利益

  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方面,文件提出,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说,目前社会上对返乡创新创业的确有很高的期望,同时也确实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休闲观光、电商等新产业形态中,但这是个长期过程,是需要外部市场培育的过程,不要一哄而上。

  在这份文件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中,其中一条正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提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在工商资本下乡方面,文件提出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同时,强调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叶兴庆对此认为,工商资本能够并且将会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如带来资金、先进技术与经营理念,这些都是农村发展所缺乏的要素。另一方面,工商资本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替代农民,通过合理分工让农民能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把老板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

  最重要的底线就是关于土地性质,要始终把握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用途管制。工商资本的介入不能变成变相圈地。他强调。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