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青川,处处绿意盎然,一株株碧绿的“白叶一号”茶树长满了山坡,虽然已度过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采茶时节,但闲不住的茶农们依然会三三两两结伴来到茶园,精心打理管护着茶树。
5月15日,记者跟随“浙川一家亲,共铸山海情”浙川东西部协作主题采访组一行来到青川县,在茶园里,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引入青川多年后,备受关注的浙江扶贫茶“白叶一号”发生了多重改变,它不仅有了新名字——青川白茶,而且在种植管护、生产加工,乃至成品包装上,都与过去大不相同了。
从“白叶一号”到青川白茶,一叶茶叶“变形”的背后,折射出了怎样的浙川东西部协作故事?
全力栽培 把“感恩茶”变成“黄金芽”
青川县“白叶一号”茶的由来,要从一封信说起。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的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黄杜村种植白茶致富情况,提出要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在总书记的亲自关心下,广元市青川县作为全国5个、四川唯一的受捐县,与“白叶一号”结缘。
“白叶一号”捐赠茶苗落户青川后,青川县立即成立了县“白叶一号”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专班推进的组织体系、科学精准的技术体系、返租倒包的经营体系、全链发展的产业体系“四大体系”,以求切实把“白叶一号”茶苗种活、管好。
政府举全力栽培,为“白叶一号”在青川乡村的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茶树在具体栽种和管护中,却遭遇了难题。
浙江和青川两地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大,“白叶一号”刚到青川时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白化后不转绿、茶树烂根、茶树植株生长势头不好;在种植管护时,不少人沿用种绿茶的老办法,导致其迟迟无法治愈。
“后来又遇到干旱,白茶生长受挫,茶苗损失了大约一半。大家只得先人工浇水,那段时间每天凌晨4点到早晨8点、晚上7点到深夜12点,都能看到茶农们浇水的身影。”青川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回忆,随后,当地积极请教浙江专家,通过两地联手攻关,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为了给茶苗遮阴保湿,专家指导村民在茶苗上覆盖松针、树叶,搭建遮阴网;为了促进茶叶生长,茶农尝试在茶苗行间套种大豆,让大豆和茶树互补营养;为了提高茶苗的存活率,青川还派人前往安吉跟班学习……
通过不断尝试,青川摸索出了一套“先改土、勤开沟、抢采摘、精修剪、勤施肥、控杂草、防病虫”的栽培管护方案,让“白叶一号”终于在青川健康地扎了根。
目前,青川县在6个乡镇、14个村(社区)累计建成“白叶一号”基地7075.5亩,当地已有900余户村民依靠种茶走上了致富之路,这株“感恩茶”早已变身成为了“黄金芽”。
主动求变 把“感恩茶”变“振兴茶”
5月15日,晴空万里,青川县木鱼镇“白叶一号”示范茶园基地,锄草、打药的机器轰鸣不已。午饭之后,基地业主李成顾不上休息,便径直来到茶园,参与茶树管护。
看着欣欣向荣的茶树,心情大好的李成忍不住同茶农们分享起了自己的“商业机密”:明年他将不再单卖鲜茶,而是要找茶叶加工厂合作,创新加工技术,推出一批成品精制白茶。
木鱼镇“白叶一号”示范茶园基地是青川县借助浙江的技术和支持而打造的新兴茶园样板,基地于2022年3月全面完成茶苗栽植,这里配备了数字化管理技术,能实现茶园的智能化监控。基地占地面积100亩,2023年产出鲜茶叶800斤,实现收入30余万元,2024年基地预计将产鲜茶叶1000余斤,实现收入突破40万元。
“浙江的帮助让我们种上了好茶,这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们要自力更生,凭借自己的力量,把产业做大做强。”谈及浙川东西部协作,李成认为,青川不能等靠要,要主动作为,敢于求变,将学到的新理念付诸实践。
在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浙江帮扶干部何立剑看来,青川在“白叶一号”茶叶的种植上,体现了“主动作为,敢于求变”的精神风貌,这是新时代浙川对口工作中的一个鲜明注脚。
有了好茶叶更要做出好产品,在“白叶一号”取得丰收后,青川精准细分消费市场,不断优化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开发出了条形茶、扁形茶、兰花形茶三个主打产品,形成了完善的加工技术体系,保证了好茶能够采摘好、加工好。
为确保好茶卖得好,近年来青川更是每年坚持产品送检,通过中茶所等科研院所和专业检测机构,为“白叶一号”茶叶赋予权威证明,2022年,当地更注册了“青川白茶”集体商标,赋予“白叶一号”全新的市场身份和品牌包装。2022年,青川白茶首次上市,便在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赛中荣获“金奖”。
主动求变,青川不仅让“白叶一号”在当地扎下了根,更实现了产业的提档升级和跨越发展。
结束采访时,何立剑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今年“白叶一号”在青川将迎来大发展,全年产出干茶3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将不是问题。
何立剑深信,通过不断求变,“白叶一号”必将成为青川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