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是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近年来,全球新发麻风病病例数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我国每年新发麻风病病例总数仍位于世界前列。
当前我国尚有近8万名麻风治愈者,面临复发、畸残、康复等医疗和生活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照护;麻风病例不断减少,主动发现、症状监测、优化体系、稳定队伍和维持防治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011年至2022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麻风病8500余例
麻风病是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疾病。麻风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早期表现复杂、晚期极易致残,导致患者丧失生产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社会歧视严重。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该病,从而达到控制以及最终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1月28日,国家疾控局等12部门联合制定了《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其中介绍,2011至2022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麻风病例8500余例,2022年麻风现症病例数较2010年减少约70%;麻风患病率大于1/万的县(市、区)始终为0,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的县(市、区)较2010年减少约80%,呈显著下降趋势。
2022年底,全国仍有46个县(市、区)麻风患病率大于1/10万;202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302例,但是地域分布较广且不均衡,其中194个县(市、区)报告本地新发麻风病例,部分地区存在疫情波动或反弹的风险。
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检索发现,发表在《中国热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湖南省2013至2022年250例新发麻风病例发现方式的特征。通过门诊发现已成为湖南省麻风病例最主要的发现方式,将麻风病患者早期发现工作从麻风病专业防治机构前移至综合性医疗机构是必然趋势,提示进一步加强麻风病健教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对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皮肤科、神经科等重点科室人员的麻风病诊疗、康复、监测等知识培训是低流行状态下促进麻风病人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在早期发现、精准诊治、早期预防等麻风防治方面提出了多项创新之处,比如:优化并推广应用麻风远程会诊系统、症状监测和密切接触者随访电子健康应用程序等,促进患者的早期发现。在市(州、地)及以上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推广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新技术,切实解决疑难病例早期诊断问题。实施新发麻风患者治疗前氨苯砜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预防药物超敏反应发生,推进精准治疗。实施新发麻风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工作,减少密切接触者发病,坚决阻断疾病传播。
关于麻风病,还有这些误解
关于麻风病,目前许多人还存在误解。据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的慢性传染病,暴露人群中发病率不到1%,易感基因在人感染麻风分枝杆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麻风病患者一起吃饭、喝水、劳动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染麻风病,食用麻风病患者种植的蔬菜、水果和喂养的鸡鸭鱼肉等也不会传染麻风病。
另外,麻风病不是遗传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主要通过飞沫等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
在麻风病患者的家庭中多发,主要是患者在确诊前已经与家庭成员长期密切接触而导致,此外,部分患者家属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
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针对麻风分枝杆菌感染的疫苗。麻风疫苗是指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通过接种麻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病毒感染,不能预防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麻风病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怀疑麻风病,应该及早到专业机构(疾控中心/皮防所)就诊。之所以常常延误诊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因为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意识到患病而自身延误,有可疑症状后不及时就诊造成诊断延误;二,麻风病早期症状非常复杂,可以表现为多种皮肤病的改变,被戏称为皮肤科的“伪装大师”,部分医疗机构对麻风病认识不够而造成医疗延误。
麻风病一定会致畸、致残吗?其实不然。麻风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常伴有感觉丧失。通过规律治疗,能有效避免畸残发生,且不留任何后遗症。若延迟诊断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后可出现兔眼、面瘫、爪形手、垂足等畸残,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损伤。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WHO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矾(DDS)、氯法齐明(B663)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治愈后与正常人无异,麻风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