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在广元,庭院经济已成为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
6.3万脱贫户参与发展庭院经济
广元新闻网讯(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彪)小雪节气后,分布在苍山溪水间的农家庭院生机盎然。11月26日一早,运山镇龙井村村民汪向申夫妇在庭院里锄草、施肥,身旁的棵棵桃树长势喜人,新栽的黄精依偎树下。相邻台地里,红彤彤的爱媛橙缀满枝头,树下是绿油油的甘蓝……“果蔬+果药”套种,让4亩多的庭院丰富了汪向申家的“果盘子”“菜篮子”,承载起一家人迈向乡村振兴的希望。
运山镇是苍溪县庭院经济的发源地。早在1958年,当时的运山公社建起四川第一个“米丘林”园艺场,开启了对发展庭院经济的探索实践。
前庭后院兴产业,巩固成果促振兴。如今,苍溪县在广元市率先推动庭院经济从最初的“五小经济”起步迈入到“家庭农场”创新融合阶段。曾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汪向申,今年5月成为家庭农场主,11月初在流转的60亩坡地上套种“翠冠梨+黄精”,与当地的1.4万亩“1+3”(苍溪梨、红心猕猴桃、脆红李、麻苹果)特色水果产业园连成片。
49岁的汪向申在外打工多年,去年返乡专门搞庭院经济。“尽管今年只有1万多元收入,但有镇、村及帮扶单位支持,我家贷了30万元贴息贷款,省了土地流转费2.4万元,获县庭院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奖补2000元……我更有信心搞好发展!”
今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开发布,“庭院经济”以“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表述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脱贫地区,广元集革命老区、盆周山区、欠发达地区于一体,所辖7个县区均为脱贫县区,2007年被《中国投资》杂志记述为中国最早的庭院经济发祥地。
为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广元把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在6月出台《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20条措施》,落实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0.35亿元,新增小额信贷2.8亿元,着力推动庭院经济融入大产业发展、小农户嵌入大市场。
“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林果、道地药材等特色种养业”“统筹资金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地见效,庭院经济给广元带来的“大园区+小庭院”等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据市乡村振兴局统计,1至10月,广元129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595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带动6.3万户脱贫户参与发展庭院经济,预计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较去年增长15%以上。
【记者短评】
小庭院 彰显大作为
农家小庭院,在川北广元普通而不凡。
于广袤农村来说,农家小庭院的“好风景”扮靓乡村,留住浓浓乡愁。“房前屋后栽果树,鸡鸭成群一大路”“五改三建爬梯子,人和村美撑篙子”……在广元,农家小庭院不仅有机结合了农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美化,更让村庄的绿色和文化味有效衔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进程的加快,在农家庭院里“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或许就是我们最为牵挂的乡愁。
于广大农民来说,农家小庭院的“土特产”衍生产业,持续助农增收。《2022年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中,乡村人口211.46万人,占总人口的72.2%。而就是在这个山区农业大市,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以“家”为阵地,以“院”为载体,种水果、搞养殖、兴旅游……源源不断地将农家小院变成小农场、小作坊,并以此融入大园区、大市场,让庭院经济成为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
有力助推广元甩掉整体连片贫困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整市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面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如今,业态繁多的庭院经济正在激活广元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