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如何实施? 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实施现代化管理

日期: 2023-04-26 浏览量:1516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分享:
【字体: 打印

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日前,农业农村厅正式印发《四川省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四川将建成以川西平原为主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区,以安宁河流域为主的杂交玉米制种优势区,以丘陵低山为主的特色作物种苗优势区,以盆周山区为主的马铃薯、蔬菜和杂粮杂豆繁殖制种优势区。全省种子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制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作为当下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行动纲领,《方案》以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制种产能和效率效益、监管服务能力和水平“三大提升”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优势。具体而言,有哪些重点任务?如何分年度推进?记者采访到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对《方案》作进一步解读。

提升制种基地生产能力

县企共建实现基地稳面扩面

在制种基地建设布局方面,《方案》提出,我省将科学布局,分步推进16个国家级制(繁)种基地县和12个省级农作物优势基地县建设。其中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8个,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县3个,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县3个,大豆良繁基地县1个,高粱良繁基地县2个,薯类良繁基地县4个,蔬菜、水果、茶叶、青稞等良繁基地县7个。

以提升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方案》提到,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具体而言包括优化制种基地布局,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优先建设制种基地,对财政项目支持建设的制种基地进行制种“功能性”保护,实现制种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

“为了节本增效,当前推行机械化制种势在必行,这就对制种基地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周孝强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例,机械“赶花授粉”、无人机施药等都对基地宜机性有较高要求。

记者注意到,《方案》将“实施县企共建扩面积”列入重点任务之一。《方案》提到,大力引进优势种业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现代化种子生产加工设施,在土地流转、建设用地、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稳定制种基地面积得靠企业来支撑。”周孝强说,推动优势基地与优势企业合作共建,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户建立长期利益联结合作机制,对实现基地稳面、扩面至关重要。

此外,按照《方案》,各制种基地县要划定种子生产基地,落实可追溯的“位置图”,确保制种基地全部在永久基本农田内。

提升制种效率和效益

建设千亩科技创新示范片

为推进制种效率、效益“双提升”,《方案》提出,实施制种机械化提效率,实施制种科技推广增效益。

在机械化提效率方面,要大力开展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先进制种机械装备研发与应用。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规模化机械化制种。

在科技推广增效益方面,支持开展制种基地科技创新示范片建设,每县建设一个1000亩“耕、种、管、收”各环节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新模式科技创新示范片,大力培育种子生产各环节专业化主体。

面对当前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种比较效益下降,周孝强认为,实现机械化制种才是打破劳动力瓶颈制约、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机械化提升将带来产业的变革,大大提高四川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和水平

全方位实施现代化管理

在制种基地管理上,则要“监管”与“服务”并重。《方案》提到,实施现代化管理优环境,强化企业生产经营许可资质、亲本种子植物检疫等市场准入审查,严格落实生产备案制度。定期开展制种基地巡查,抓好田间隔离与花期检查,组织开展种子质量抽查和转基因监测,落实制种过程管控。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制种基地监管试点等。

“各基地县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其中就包括健全管理体系,制定规范的‘基地管理办法’。”周孝强说,各制种基地加强基地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做到制种主体权利义务清晰,县级部门、镇(乡)、村监管责任明确,生产备案及时准确,日常监管到位。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有突破”的总体安排,《方案》提出分年度具体任务。通过三年建设,制种基地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制种机械化率有大幅度提高,制种基地生产能力、制种效率和效益、监管服务水平三大能力有大幅提升,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优势地位得到巩固提升。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