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牛算盘” 振兴路上“犇”起来

日期: 2023-04-20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广元新闻网讯(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宜谦)“村里的900多头牛是我们的‘小银行’,村子发展、村民致富都离不开它们。”4月18日,昭化区卫子镇狮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贺映涛对记者说。该村深入实践“党支部+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联营举措,创新联合型代养、集中式寄养模式,领办秸秆饲草加工厂,在乡村振兴路上一路“牛犇”。

代养+寄养   致富路上“轻装”前行

狮子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2021年,村“两委”立足于丰富的光照、丰茂的土地饲草,决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元市鑫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煜农业”)创新合作模式,让该村特色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们采用了‘5+3+2’联合代养模式。”鑫煜农业肉牛养殖场场长淡洁表示,村集体出资50%、企业出30%,农户出20%,集体购买小牛犊,交由农户代养。每头牛出栏保底利润的50%归农户,30%归企业,20%归村集体。超出保底部分的利润,农户分红50%,村集体分红50%。

“购买一头牛的价格大约是12000元,我只需要出2400元。扣除本金、草料及人工,每头牛的保底利润为3000元,我可以分1500元。”代养了16头牛的村民贺培香认为联合代养模式投入少、风险小,这笔账很划算。截至目前,代养户已经超过30户,代养肉牛100多头,预计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8万元。

是原地踏步?还是乘势而上?村“两委”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去年初,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用活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加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贷款,购回130头肉牛,集中寄养在鑫煜农业养殖场。

今年1月,根据协议,寄养的130头肉牛,按照每头3000元给村集体经济分红,连同昭化区肉牛羊突破性发展的政策补贴,寄养肉牛的净利润让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52万元。

“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至70万元,我们也享受到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惠。”当村民们领到集体经济分红,个个喜笑颜开。

“秸秆变肉”   养殖经济发展“助推器”

在村子的西北角,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掩映在山间。在这里,秸秆通过揉丝打包、霉菌协同等方式,变成了肉牛的“美味佳肴”。

“烧了污染环境,不烧又没地方搁。”玉米、油菜、小麦、水稻是狮子村的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处置曾是困扰村民的烦心事。“如今,秸秆成了宝贝,一亩能卖200元,还有人主动到地里打包运走,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村民朱华宗说。

“秸秆变肉”是指将秸秆资源加工后变为牛等反刍动物可利用的饲料,通过过腹的方式,将秸秆转化成牛肉等畜产品。狮子村整合项目资金,领办了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由金印种养专合社经营,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利润平分的联结机制,成为了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

“去年6月到11月,我们回收村民的秸秆以及各种瓜藤蔓叶3000吨,加工成肉牛饲料销售,产品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15万元。”金印种养专合社负责人赵志明说。

村民朱绍茂5天前用货车从加工厂里运回了3吨多饲料,够朱绍茂家养的20多头牛吃半个月左右。朱绍茂说,“以前,每年从外地拉60多吨草,现在就在村里买,节省了万把块钱运费。”

受益的不只是养殖户。6月是秸秆回收旺季,加工厂能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平均一天的务工费可达到100元。

“下一步,我们将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牧草,让加工厂一年四季都能生产饲料。”对于狮子村的未来,贺映涛充满信心。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