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访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首席科学家尹昌斌

日期: 2023-02-17 浏览量:3595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以生态低碳的发展方式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近日,记者就如何发展生态低碳农业,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首席科学家尹昌斌研究员。

  尹昌斌认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要辩证地把握农业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一方面,生态低碳农业归根结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应该保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可持续供给为前提,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生态低碳农业发展要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集成应用绿色循环低碳技术模式、制度创设与机制创新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运输和销售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实现农业增产与提质增效,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减排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显现,极端自然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次生灾害,增强农业食物系统的韧性。我国农业具有“人多地少”“水土资源不匹配”“资源分布不均”等鲜明特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弥补农业资源短缺的短板。

  如何系统制定生态低碳农业发展措施?尹昌斌表示,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和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减施行动、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等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和措施,构建“控源优先、减耗为主、增汇为辅、循环利用”的低碳农业体系,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土壤固碳减排能力,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高碳汇。

  在控源方面,碳减排的首要目标是从源头减量,控制生产资料的投入。具体措施包括:低碳新品种培育,比如选育高产低排、节水抗旱品种;开发利用新型肥料和农药,提高利用效率和有效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减少净碳排放;推广畜禽低碳养殖技术,减少养殖端的碳排放。

  在减耗方面,农业生产因能源投入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占到碳排放总量比例较高。减少农业生产能耗,除了通过控源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还要通过农机农艺的优化提升化肥、农药等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率。

  在增汇方面,农业除了具有碳排放,还可实现对CO2的吸收、转化和固定的碳汇功能,包括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展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有机质消耗;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提升土壤有机碳容量。

  在循环利用方面,构建农业生产循环体系,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资投入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构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实现副产物物质能量循环流动和多级利用。

  如何全面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发展?尹昌斌提出几点建议。

  建立生态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碳减排基本知识、监测评估、最新科技成果的专题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技推广人员及管理人员管理和服务生态低碳农业生产能力。

  构建低碳农业发展生态补偿制度。健全农业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使得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有法可依;构建可操作性的农业碳减排生态补偿框架,依据技术选择偏好,结合受偿意愿,确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考虑农民现实需求,设计资金补偿和低碳新品种、新装备等实物补偿相结合的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补偿政策落实监管体系,保障农业碳减排相关技术模式有效发挥。

  健全农业碳权交易市场可持续运行机制。农业碳交易以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活动碳减排为基础,按市场机制调节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行为,激励其主动采纳生态低碳技术。加快总结全国农业碳权交易试点经验,逐渐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国推广;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碳排放监管框架,优化农业碳源、碳汇核算方法,建立形成完善的全国性碳排放数据库,开发形成诸如甲烷减排、化肥农药减量减排、森林碳汇和土壤碳汇等多形式的碳交易产品。

  拓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强化农业的生态产品供给服务功能,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带动农业生态低碳发展。二是推进碳标签制度以消费侧选择,引导生产侧农业生态低碳转型,将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排放的碳,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另外,政府要建立财政补偿、税收优惠、绿色金融支持等扶持措施,推动形成带动农业生态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