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平】爱的接力(散文)

日期: 2022-10-25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喜庆的季节,更是庄严的季节。正当我们沉浸在“欢度国庆佳节、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喜庆之中,一只乌黑的风,不知从哪个山垭口吹来,如似一只魔爪,肆无忌惮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城被封了,城里静了,有人闲了,有人苦了,有人出不了门,有人回不了家。

病魔虽无情,人间有大爱。在这为难关键时刻,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主动出击,纷纷上阵,各尽所能,各显身手。吹响了一节又一节的共同抗疫先锋集结号,演绎出一幕接一幕的群防群控爱心接力赛。

白衣天使首当其冲,挺在最前面。入秋以来,我生活的城市疫情多点散发。广大医务工作者服从命令,紧急出征,战斗在前沿第一线。有的家里还有生孩子未满月的妻子、几个月大的幼儿、卧病在床的老人,接到医院通知,不讲任何条件和理由,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赶赴核酸检测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几天几夜不能休息。一身白色防护服,成了他们的特殊装束;方便面、盒饭、矿泉水,成了他们的生活主餐;广场、巷道、菜市场、十字路口,成了他们的工作室。从早上五六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因为身穿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尽量不喝水少吃饭,口渴、饥饿、劳累已成习惯,坚守、坚持、忍耐就是职责。

国庆假日还未结束,城市开始“”3+2”共五天静态管理,交通管制、机关同志居家办公、每天全员核酸检测。全市统一从各县区抽派医务人员,安排到各工作地开展工作。因本市医疗力量不足,成都、绵阳、乐山、南充、自贡还派出医疗队连夜行动,奔赴广元支援工作。解封不到一个星期,疫情再次蔓延扩散,从18日凌晨开始,全城实行第二次临时管控,广元连续面临防疫大考。还是医务人员最辛苦,没来得及回趟家,没能去看一眼住院治病的父亲,一大早进入工作地,直至一人不漏地做完核酸检测,再回医院整理和化验标本,深夜还不能下班休息。一天的劳与累、苦与乐,只有藏在自己心里。

疫情牵动着千家万户。以居住小区为单元,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本小区整个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小区内的党员踊跃报名登记,主动站出来为住户服务。志愿者带上“我是党员”和“X社区党员志愿者”的红袖套,忙碌奔忙于人群之中,哪里有困难、哪里要帮助、哪里需服务,哪里就有“红色”身影出现。市委编办闻令而动,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党员带领四名年轻党员下沉到利州区东坝街道文昌社区,率先建立“社区临时党支部”,用初心与担当扛起“堡垒”和“先锋”的旗帜,为基层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被封闭宅家的机关干部,就地转化为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小区防疫服务活动。防疫之事找支部,群众有难找党员。

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小团队。同住屋檐下,同出一道门,天天相见不相识。疫情来了,防疫是大事,关键时刻豁得出,为难之处见精神。党员志愿者服从社区和临时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全力以赴,共战疫情。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圆帽,臂别红袖套,大门值守、核酸检测、敲门服务,周到热情、春风化雨、雪中送炭。早上天刚亮,“小喇叭”就开始在院子里叫响,“做核酸了,下楼做核酸了!”有老残、病人、孕妇不能下楼,还带上医务人员登门服务。日常维护秩序、出入登记、夜间巡逻,尽职尽责,从早忙到头。

社区是最基层的一级居民自治组织。严峻的疫情形势,加大了社区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居住的苴国路社区,所辖范围宽阔、人口数量多、居住密集、情况复杂,社区干部仅有七八人,每天面临着大堆的矛盾和问题,千头万绪,急需处理和解决。干部实行“划街包小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分工明确,责任到头,包干负责,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和晚上。好在现在工作条件不错,通讯畅达,交通便利。电话私用、公车私开、工资倒贴,成为常态。不问过程和条件,只看收效和结果,是现在年轻领导的新风格。既然当上社区干部,就无怨无悔,坚决完成任务。

又一个令人铭记的日子。十八日零点,利州全城实行临时性社会管控。夜幕下,还有更多的人,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总体战、歼灭战,鏖战通宵达旦,领略萧瑟秋风,不计个人得失。交通、公安、城管、卫生,紧密配合,昼夜奋战,默默奉献。搭帐篷、设管卡、查行程、严消毒、保平安。市区机关、基层办事处和乡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上下联动,分片把关,夯实基础,不放过每个细节,不漏掉一户一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个家中。

疫情与时间赛跑,一场爱心接力,演绎出人间真情。致敬十月,致敬大爱。雾霾散去,利州依然美丽。


【作者简介: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主席团委员】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