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写的“Y”字,把荣山场镇四周分为雷坝、张坝、苕坝、泉坝。雷坝为前国营荣山煤矿生产生活区;张坝为场镇居民居住地,设有镇政府、学校、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等机关单位;苕坝位居张坝上方的鱼洞河东岸,田土肥沃,水源充足,粮食收成旱涝保收;泉坝村由周家庵、褚家屯、泉坝三个平坝地域组成,过去是蔬菜专业队、全县水稻和玉米制种基地,泉坝村七、八、九组现划归昭化区建立工业产业园。
荣山镇,隶属于广元利州区管辖,位于广元城东方向,与利州区大石镇和旺苍县麻英乡、燕子乡、福庆乡、昭化区元坝镇、朝天区麻柳乡、汪家乡接壤。荣山场镇距广元城约三十公里。早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民国政府就在这里设置“张坝乡”,因本地张姓居多,大部分良田好地被匪首张必忠霸占,故取名“张坝”。1950年10月成立乡级人民政府,县土改工作组认为“张坝”与“张霸”谐音,遂以当地有“云山寺”而更名“云山乡”。本地口音“云”与“荣”同读“yun”,便将“云山”写成“荣山”。“荣山”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广元南河上游称“鱼洞河”,发源于朝天区麻柳峡。以荣山为界,下游流经大石龙洞扁顺南山山脚而下,流向广元与嘉陵江汇合。南河全长七八十公里,1958年之前全流域没有一座桥梁,人们来往通行主要以踩水为主,有“赶场走路到荣山,二十四道脚不干”之说。千金滩、母家院、张坝场等地,也有几处渡船,冬季少雨时节,或用木杆搭起临时便桥,供行人通行,夏季汛期自然废除。
1954年9月,四川省政府决定由省公安厅在广元荣山乡境内兴建煤矿,以生产原煤为主导产业,也是罪犯劳动改造的场所。煤矿名称几经变化,起初叫“张坝煤厂”,后改为“荣山煤厂”、“荣山煤矿”,对内称“四川省第八劳动改造管教队”、“四川省荣山劳动改造管教总队”、“四川省广元监狱”。
国营省属荣山煤矿进驻荣山镇后,第一个矿井开在廖家村打蕨坡。同期开工修建打蕨坡经荣山雷坝至广元公路,全长24公里,工期10个月,1955年10月15日竣工通车。1957年12月荣山煤矿开发鱼洞河南、北矿井,同期开工修建荣山鱼洞河至广元下西坝轻轨铁路,全长25·2公里,包括长289·39米的嘉陵江铁桥,1958年11月26日全线正式通车。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煤矿产量,1957年7月荣山煤矿计划开发“喻家扁矿区”,新建荣山雷坝至喻家扁轻轨铁路。铁路横跨张坝鱼洞河,必须首先架设一座大桥,即“张坝铁路大桥”。据《荣山煤矿志》记载:“张坝大桥”由本矿自行勘探、设计、施工,长90米、宽3米、7个石墩,钢筋预制结构,桥面两边安有铁栏杆,1958年11月16日开工,历时近一年半时间,大桥竣工。直到1960年6月,投资179·7万元、全长7·3公里的荣喻轻轨铁路正式通车。1959至1960年间,还修建了荣山雷坝至鱼洞河矿区(高坑村)公路、荣山至安家湾接广旺铁路长5·5公里的宽轨铁路;1976年8月动工修建了荣山雷坝至喻家扁公路,全长8公里。荣山煤矿通往打蕨坡、喻家扁、鱼洞河矿区的公路和轻轨铁路,横贯荣山镇多个村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极其便捷的交通条件。
千百年来,鱼洞河流域没有一座桥梁。荣山煤矿建成后,1958年修建荣喻轻轨铁路,才建起首座“张坝大桥”。在煤矿不断建设发展期间,为保障本矿生产和职工生活,荣山煤矿还投资修建了鱼洞河(凡家岩)矿区大桥、扇子坝王家岭小河轻轨铁路大桥、喻家扁铁索桥。“张坝大桥”是荣山地区鱼洞河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广元南河流域的第一座大桥。大桥建成后,从此结束了荣山历来唯一依靠渡船过河的历史。
作为省属国营企业、劳改单位,荣山煤矿是“全省中一类企业”、“川西北煤王”、“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全国监狱警察素质教育先进集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起到巨大带动作用。1985年广元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将荣山镇列为城中心六个“卫星集镇”之一,划归市委、市政府直管,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依靠厂矿带动发展”为引领,由荣山煤矿派任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步伐,从而使荣山镇率先跨入全市“经济强镇”前列。
我参加行政工作的第一站在荣山镇政府。工作中与荣山煤矿有关科室和下属的铁路所、机修厂及各监区、驻矿部队,皆有接触,曾得到许多方面的支持,与不少同龄朋友建立了真诚情谊,至今还保持友好交往。
“张坝大桥”是架起厂矿与城乡的团结友谊桥。干部职工上下班、学生上学读书、附近村民劳动,都从铁桥上通过。如遇节假日或逢场天赶集,桥上更是行人拥挤,甚至影响火车正常行驶。我下乡去村里,也常乘坐煤矿的通行车或小火车。小火车以运煤为主,中间部位的煤厢后面,加挂两三节载人车厢,供职工上下班和本地村民乘坐。镇政府与矿部协商,为镇机关干部免费办了乘车证,可凭乘车证乘坐矿部客车往返广元城里。
世纪之初,我调至区政府工作。2005年汛期,荣山镇峰岩村出现山体裂口,时任市政府侍俊市长接到市总值班室的险情报告后,指示“市中区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晚上十点,区委大忠书记和家献区长,带领其他几位班子成员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往发事地点。峰岩村地处与旺苍县燕子乡交界的大山之中,路途偏远,山高坡陡,夜深路险。当行至荣山镇张坝时,鱼洞河河水猛涨,汽车不能通过滚水坝。市政府值班室不断督促“是否赶到现场?情况如何?”面对茫茫夜色中的滔滔洪水,谁人也不敢冒险。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我以“试一试”的态度,用手机联系上我年轻时的老朋友、荣山煤矿王勇副矿长,请求用小火车送我们到喻家扁,这样既解决了过河的问题,又可节省时间。他接到电话后感到特别突然,回答我“实在为难,晚上临时调动火车,是建矿以来的第一次”。见我求助紧急,王矿长也只能说“试一试”。经他几经周折,向矿主要领导请示,对下安排调度,终于调动了小火车,将我们同路十几人送达喻家扁矿区。下车后再冒雨徒步前行,到达峰岩村已是凌晨三点。现场情况与市政府接到的险情有所不实,大家才松了口气。今天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胆颤心惊。
时过境迁,岁月留痕。按照国家煤炭政策调整和监狱改革要求,四川2008年“5·12地震”后,荣山煤矿停止煤炭开采,广元监狱异地迁址新建。今年春节,我回到荣山,无事闲走荣山煤矿打蕨坡、鱼洞河矿区和老矿部、子弟校、医院、部队、铁路所、机修厂,昔日的繁荣与辉煌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狼藉与荒凉的旧址,给人留下无尽的思索和叹息。走过张坝大桥,虽然通往喻家扁矿区的小火车也早已停开,而脚下的鱼洞河水依然清澈可亲,张坝大桥依然一如既往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南河流域第一桥——张坝大桥,是历史的见证者、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荣山煤矿走过的峥嵘岁月,见证了荣山镇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022年6月30日 初稿)
【作者杨正平: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主席团委员。供职于广元市市级机关,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