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尹】广元茶叶的前世今生

日期: 2022-04-11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2019年以来,四川省把川茶作为现代农业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来抓。2019年12月,广元正式把茶叶列入构建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拉开广元茶叶发展新篇章。历经两年奋斗,广元茶叶不负重托,逆势而为,书写了广元茶叶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组建了广元茶叶最大的龙头企业——广元市茶叶集团(公司),广元黄茶跻身中国名茶新贵,广元茶叶基地之一旺苍县位居四川茶叶十强县第二……广元茶叶发展势头如日中天,广元茶叶发展成就斐然,殊不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源远流长的广元茶叶历史文化底蕴。

仙山云雾绕茶园 谢谦 摄

从地名看广元茶叶的起源

广元在东周末期战国早期为苴国之地,在战国末期,苴国为秦国所灭后,新置葭萌县,广元属于葭萌辖地。苴国,葭萌这两个地名,均与茶有着深厚的渊源。

“苴国”与广元茶叶

最早记有苴国之名的史籍是《史记·张仪列传》,文中记有“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於秦”一事。而对苴国记载略为详细的是东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国与茶叶有关系,始于《华阳国志·巴志》。文中提及巴成为周王朝附属国后,巴向周进贡的贡品中有茶。而进贡这些贡品的族群包括“苴”,“苴”是巴国众多族群中的一支。史载,苴族所在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广元一带,所以有了后面以族群命名的苴国。

“葭萌”与广元茶叶

葭萌与广元茶叶有关,与蜀开明王朝蜀王杜尚之弟杜葭萌的取名有关系。蜀地经历了蚕丛、鱼凫、杜宇时代,到了蜀开明王朝,已经奠定了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蜀地文明。从劝人蚕桑、劝人渔业到种养殖业,蜀地应该早就有了茶业。到了开明氏王朝,茶叶应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蜀王杜尚之弟取名葭萌,“葭萌”所指应该指茶,这个名字是蜀茶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杜葭萌封侯苴国,苴国之地包括今天的广元与汉中,且广元的昭化古城所在地,就是蜀王杜尚亲封的苴国都邑——葭萌。苴国本就产茶,苴国侯杜葭萌的到来,对推动广元当地茶叶走向兴盛肯定有影响。秦灭巴蜀后,以葭萌为名建葭萌县,不可能是对一个被灭亡的诸侯的纪念,应该与当时葭萌所在地出产茶叶有关。

位于青川县茶坝乡的“老鹰茶树王”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彪 摄

从文献看广元茶叶的起源和品质

关于中国茶叶起源于何时何地,中国茶学界探讨不止,至今未有定论。但广元对茶叶的贡献,在文献中却是得到证实的。

广元有中国早期贡茶

《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灭商,巴国俯首称臣,以“……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被称为蛮族的苴族也在其中,而苴国又是因苴族而得名,广元是古苴国所在地,说明商末周初之时,在巴进贡的茶中,就有产自广元一带的好茶、贡茶。

蜀人谓茶曰葭萌

西汉扬雄著有《方言》,《方言》中有句曰:“蜀人谓茶曰葭萌”。就是说蜀地最有名的茶叫“葭萌”,可见西汉时,“葭萌茶”作为名茶已经名满巴蜀了。葭萌茶,始于周,兴于汉,名扬天下,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唐代广植茶树

唐文宗时,原葭萌县虽然历经汉寿、益昌换名,但茶叶生产却一直未断。晚唐文学家孙樵在《书何易于》一文中有“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句,记载了益昌百姓以种茶树为生的事实。虽说作者记叙的是当时的县令何易于铲诏书抗旨不征茶税的事,但反证出葭萌茶叶的延续与兴旺,以及唐朝茶叶实行的是专营制度这一现状。这件事,在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循吏》中也有记载。

广元有茶中奇品

曹学佺的《蜀中名胜纪》卷二十六《川北道·保宁府三·剑州》载:“有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品。”梁山寺建于唐代,源承南北朝,到了唐代,寺庙种茶饮茶风尚更盛。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种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据此,梁山寺产茶,就是情理中之事。但所产“禅茶”叶品质之好,被一代文人称为“奇品”,的确意想不到。

清史中有广元贡茶

据《孝庄皇后——辅佐大清三代帝君的幕后女人》《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满文档案选编》等对孝庄皇后饮茶情况有清楚记载。如:“十七年三月,太皇太后、皇太后一个月所饮苍溪、伯元茶,二斤八两,此一斤以八钱计,银二两。”类似数据很多,说明孝庄皇后所饮的苍溪茶,是由皇家指定的品种,按月定量购买,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但苍溪茶却一直没变,说明孝庄皇后对苍溪茶的喜爱程度。不过,从广元市博物馆所编的《广元文博》提供的文字资料和晚清老图片来看,苍溪主要是制作茶。制作的重点不是绿茶,而是经发酵而产的红茶。孝庄皇后来自蒙古,蒙古人有饮茶习俗,但以红茶为主。可见,让孝庄皇后喝上瘾的苍溪茶,应该是红茶才对。从这一点来看,广元有过生产红茶的历史,而且制作精良,手艺高超。

从传说看广元茶叶的起源与品质

历史传说,民间传说,虽说并没有可靠的史籍或实物佐证,但无风不起浪,马过要留痕,雁过要留声,从一个侧面,可以回应广元茶叶的品质与影响。

旺苍高阳贡茶的传说

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载:“茶,县东鹿亭溪、普子岭一带产之。俗称东路茶。其粗茶称老叶茶。运销陕、甘等省及松潘以内番地。”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旺苍是广元地区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产品以老叶茶为主。

传说明万历年间,广元地方官选中鹿亭溪内高阳坡的茶进贡朝廷,于是,高阳坡茶便出名了,被称为高阳贡茶,沿用至今。高阳坡茶是不是贡茶,无从考证,但它的品质却是上乘的,这个不假。

青川七佛贡茶的传说

青川的七佛贡茶久负盛名,说明青川是产茶之乡。《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到的3000年前巴率众属族给周天子进贡茶叶,范围就包括了今天的旺苍和青川地区,青川的产茶历史追溯到西周时期也不为过。

传说武则天幼年时就喜欢上了青川七佛之地生产的茶叶,当政之后,对七佛茶叶情有独钟,专在此地设置了茶官,建起了贡茶园。传说归传说,但七佛贡茶的品质和旺苍高阳贡茶一样,都属于高山云雾茶,所产茶叶在外观、香气、耐冲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传说的背后,是货真价实的质量。

从蜀道看广元茶叶如何走向世界

按顾炎武的考证,秦灭巴蜀后,始有茶叶传至九州各地,巴蜀茶叶特别是广元茶叶得到长足发展。广元地处古蜀道金牛道核心位置,更有着水陆交通的优势,是巴蜀茶叶通向巴蜀之外的重要集散地、中转站,便利的交通又推动着广元茶叶不断发展。

广元茶叶与蜀道

广元茶叶要走出蜀门,一靠陆路,二靠水路,通过这两条路,北进中原,西达西域,东至大海。

陆路:金牛道是古蜀道中成都到长安的主要官道,另外通过阴平道、米仓道也可辗转到达西安。无论走哪一条道,广元都是金牛道、阴平道与米仓道的交集之处。广元自然成了蜀地与中原和西域人际交往、物资交往的必经之地、中转之地。广元的茶叶,向西交易,可上西藏,可进印度;向北到中原,向西北可通达西域各国。秦之前,不知茶,灭巴蜀后,才知茶饮之美妙。交通便利,推动了巴蜀茶叶的生产和茶叶市场化。西汉时期,广元的葭萌茶声名鹊起,誉满中华,就是最好的证明。

水路:广元境内水系众多,大有嘉陵江,小有嘉陵江的支流白龙江、东河、青竹江等。嘉陵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水运一直繁忙。唐朝以来,茶叶生意特别红火,紧挨嘉陵江边,就有不少茶叶集中交易之地。广元、汉中、巴中、江油,在这些地方交易后,通过水运,将茶叶销往中南、江南一带。

水陆交通发达,成就了茶叶交易,推动了广元茶叶生产。因茶叶交易而改名“茶坝场”,因茶源好、制作精而成就贡品苍溪茶,就是广元茶叶更上层楼的标志。

广元茶叶与茶马古道

提及茶马古道,好茶之人都不陌生,都知道是用茶换马的交易之道,是我国西南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线路,有川藏线、滇藏线。

很多专家指出,陇蜀古道是茶马古道的一支。这条线路,南起成都,北至秦州(今天水),总路程在 2000 公里左右。在宋、元、明、清时期承担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同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茶马交易任务。其交易的主要过程为:成都为买茶地,汉中为茶叶加工地,再集中运到略阳,经徽县,再至秦州,秦州为卖茶买马的交易之地。

从唐到清末,从成都到汉中,从汉中到秦州,古之称为陇蜀古道的这条茶马古道,历经千年,一直在官府管辖之中,设有茶马交易的管理机构,如茶马司、巡检司等。还有一些走私的小道,所设关卡叫“盐茶关”。离广元朝天大滩镇最近的陇南康县境内,有地名就称“盐茶关”。陇蜀茶马古道上的茶源,官茶、商茶基本来自成都的集中采购,主要为滇蜀之茶。广元也是采购之地。

广元自古时苴人产茶开始,到西汉葭萌成四川名茶,就是茶叶生产基地,茶质又好,自然为西北番人所喜爱。到明末,广元苍溪所产红茶,就誉满蒙古草原,让孝庄皇后从蒙古包饮到满洲国,再饮到北京城,一直依依不舍。广元之茶,通过茶马古道更加魅力无限。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