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建引领重构经济组织。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原则,引导资产差异小的村直接折股量化,资产和债权债务差异大的村推行“A+B”股模式,重新颁发股权证书。制定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完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代表大会“三会”制度,对合并村49个集体经济组织重新赋码登记,推行村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兼职率达95%。
2.因村施策重建增收模式。邀请中科院成都分院、川农大等高校专家、技术人员、产业带头人等组建集体经济发展“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结合全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村组调研,对8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按自主发展、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租赁经营、服务创收“五种模式”制定发展规划,通过“村村联营”、“村企联营”、“村社联营”等方式,培育壮大利州香菇、“曌香”有机大米等特色产业,扶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经济、乡村酒店等,引导发展服务经济,破解农村土地耕、种、管、收等难题。今年以来,该区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同比增长10%。
3.赋能聚力重塑保障体系。设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3600万元,搭建“银政企”融资担保平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资金亏损,在银行回收剩余资金的基础上,按照银行30%、政府30%、担保企业40%的比例承担损失。出台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村集体经济年纯收益达5万元以上的村,可提取不高于10%的收益用于村干部绩效考核奖励,激发工作活力。推行“社账乡代管”制度,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运行,保障集体成员利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