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83320465273333&wfr=spider&for=pc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反食品浪费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法在建立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行动方面作出哪些规定?如何从规范和引导两方面防止食品浪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珍惜粮食、物尽其用、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但是,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和不科学、不文明消费习俗的影响,我国餐饮浪费问题一直存在、时常反复,成为一个顽疾,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常委会法工委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起草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从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情况看,这项立法得到了广泛赞同和认可。草案经常委会两次审议,于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通过。
此项立法,聚焦餐饮浪费问题,切口虽小,但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将党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实际行动,是丰富立法形式、探索“小快灵”立法的生动实践,也是顺民意之举,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该法的颁布实施,将为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鲜明导向,为公众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为强化政府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为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以法治方式进行综合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问:反食品浪费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反食品浪费法共32条,分别对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工作原则,树立鲜明导向。强调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明确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是加强政府监管,明确主体责任。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规范公务用餐、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学校、旅游经营者以及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的行为,引导个人和家庭树立正确消费理念。
三是实行社会共治,凝聚各方合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加强学校教育、行业自律和新闻宣传,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四是完善奖惩措施,强化制度约束。对反食品浪费行为,通过“光盘”奖励、报道和推广先进典型等激励性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对食品浪费行为,采取通报、曝光、约谈、整改、举报等措施,强化对食品浪费的监管。科学设定法律责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坚决制止浪费行为。
问:反食品浪费法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食品浪费表现形式多样,时常反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不断深入推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反食品浪费法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确定反食品浪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反食品浪费工作机制,组织对食品浪费情况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和评估。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规定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年分析评估食品浪费情况,整体部署反食品浪费工作,提出相关工作措施和意见。要求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纳入相关创建测评体系等。
二是建立公开机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情况,提出加强反食品浪费措施。明确食品、餐饮行业协会等每年向社会公布有关反食品浪费情况及监测评估结果。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向社会公开反食品浪费情况。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机制,采取通报、约谈、整改、举报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学校建立防止食品浪费的监督检查机制。要求食品、餐饮行业协会等加强行业自律,对有浪费行为的会员采取必要的自律措施。明确新闻媒体对食品浪费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防止食品浪费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予以支持。明确国家实行有利于防止食品浪费的税收政策。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参与“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
五是建立共治机制。明确政府及部门职责,合理设置各类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有效推动宣传教育,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
问:反食品浪费法在推动全社会共同行动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食品浪费涉及主体多,范围广,链条长,与每个单位、每位公民都有关系,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一是压实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清晰划分部门监管职责,加强分工合作,明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粮食仓储流通过程中的节粮减损管理。
二是明确各类主体行为义务。针对食品浪费不同主体、不同场景的浪费行为作出规范。要求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规定设有食堂的单位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学校加强食堂餐饮服务管理,旅游经营者引导旅游者文明、健康用餐,食品经营者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倡导个人、家庭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
三是加强各方面宣传教育。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强调学校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规定新闻媒体开展反食品浪费的公益宣传,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要求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推动开展“光盘行动”。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加强饮食消费教育。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规定食品、餐饮行业协会等加强行业自律,依法制定、实施反食品浪费等相关团体标准和行业自律规范,对有浪费行为的会员采取必要的自律措施。
问:如何从规范和引导两方面入手防止食品浪费?
答:食品浪费成因复杂,既受社会心理文化、相关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消费者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的个体差异。不同的食品浪费主体、不同的食品浪费情景,社会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妥善处理法治与道德、约束与倡导、反对浪费与鼓励消费之间的关系,运用规范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防止食品浪费。
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浪费重点环节、重点场景、重点对象,反食品浪费法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约束公务用餐,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饮外卖平台的餐饮服务行为,加强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管理,明确食品经营者等的责任。同时,科学设定法律责任,强化对相关主体和重点环节的制度约束。
在规范的同时,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针对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倡导个人和家庭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捐赠食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捐赠活动。推动开展“光盘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饮食文化。通过法治的引领,绵绵用力,滋润人心,在全社会树立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