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小草莓”贡献乡村振兴“大力量”

日期: 2021-02-01 浏览量:1103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本网讯(胡靖南 记者 张敏)1月29,当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斜斜投射进朝天区中子镇转斗草莓种植示范基地的分拣室内时,基地工作人员徐林芳已带着工人将刚采摘回来的近400斤草莓鲜果摆上了分拣台,只见一颗颗果型饱满、色泽鲜艳的草莓在她们指间快速流动,并以优美的造型定格在不同的容器里。“一个小时后,它们就将被摆上广元市内各大水果超市的柜台。”徐林芳笑着告诉记者。

“小草莓”,贡献乡村振兴“大力量”。2020年,中子镇转斗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年实现总产值1500万元,共带动221户农户693人(其中,贫困户98户302人)年人均增收7000元,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创收130余万元。

播下致富的种子

站在中子镇转斗草莓种植示范基地的休闲小广场上,举目望去,只见青山绿水间,300多个标准化草莓种植大棚整齐排列开来,蔚为壮观。

2018年,浙江路桥区开始结对帮扶朝天区,随着两地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的深入开展,一粒粒“致富的种子”在朝天大地深深扎根、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子镇转斗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基地规划面积500亩,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使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730万元。”中子镇党委书记侯光鸿介绍,在引进公司——浙江建德市浙朝农业有限公司的示范示种下,通过“飞地抱团”构建起了“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2020年,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农户(贫困户)分散种植草莓500余亩,草莓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发展的“金产业”。

疏果、摘除老叶、采摘鲜果,走进校场村七组群众崔小军租用的30亩基地大棚里,温暖湿润的空气夹杂着馥郁的草莓香味扑面而来。“基地不但提供优质种苗、全程免费技术指导,还对草莓进行统一回收、统一销售,从生产到销售,名副其实的‘一条龙’服务”,话语间,晶莹的汗水从崔小军满是笑容的面颊滑落,他向记者竖起四个手指,“有了基地的全面保障,我这30亩大棚一年轻轻松松净赚40多万!”

收获甜蜜的日子

“草莓又大又甜,特别好吃。这不,一听说这里草莓上市了,我就带孩子前来采摘了。”自去年12月底、中子镇转斗草莓种植示范基地草莓成熟开采以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了基地的日常风景线。

火红的草莓产业,让群众的日子也红火了起来。“自从家门口建了产业园,日子一天比一天甜”,这句顺口溜,已成为了基地核心示范区——校场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58岁的校场村八组群众靳维学和老伴李春芳,和黄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也不过只能养家糊口而已。但随着基地的落户建成,他们俩双双成为了“产业工人”。靳维学勤劳能干、在基地搞日常管理,老伴则是他手下的一名“精兵”。“仅务工工资收入,两人一年超过5万元,比种地不知强了好多倍。”靳维学感叹说。

“像靳维学这样在基地务工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至少有十多户,其余的年户均收入也基本在2—3万元。”全程参与基地建设、管理的校场村党支部书记严加华介绍,基地按1000元/亩/年在校场村流转土地500亩,群众年收租金50万元;同时,基地优先吸纳100余名当地群众(贫困户)务工,群众年实现收入60余万元;此外,村集体经济还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24个,红火的草莓采摘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10余家……草莓产业让校场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支柱产业示范引领,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据介绍,下一步,中子镇将依托校场村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深厚的三国、蜀道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形成“一轴三带四组团”空间布局(“一轴”为围绕校场老街打造中心景观轴,“三带”为形象展示带、滨河景观带、古道民俗带,“四组团”为有机草莓种植示范基地组团、有机核桃种植示范基地组团、农耕体验区组团、特色水街区组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