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三农”怎么干⑦|​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日期: 2021-01-12 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
【字体: 打印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滋养农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些重要指示,既突出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浸润着浓浓的“三农”情怀,是对我国国情农情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产业发展规律与方法论的科学认识,为新发展阶段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如火如荼,亿万农民因产业兴旺鼓起了“钱袋子”,千万乡村也因产业走上了致富路。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扶贫举措。然而,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质较低以及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较突出等问题。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迎难破局。

  要念活“特”字诀,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中国的广袤乡村,是一片“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万里沃土。要深刻认识各地千差万别的农情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自然景观、地形气候、生物多样性、农耕文化等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产业;要深刻把握城乡居民不断升级、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纵深挖掘乡村和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乡村产品供给,走出一条产业多元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路子,推动特色产业在希望的田野上“开花结果”。

  要写好“融”字经,积极拓展乡村产业的增值增效空间。新发展阶段的乡村产业,从横向看,要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并优化配置,实现“1+1>2”的集聚效应;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的降本提质增效,提升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从纵向看,要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增值空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科学探索农业的新型经营和盈利模式,提高乡村产业的增值收益。此外,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尽可能将增值收益留在县域。

  要奏响“带”字曲,大力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产业好不好,关键也要看老乡。发展乡村产业,要始终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积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加快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坚决避免“富了老板,穷了老乡”。要坚持农民能干的尽量让农民干,农民能参与的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创新,增强农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从县域层面看,还要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带动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此外,新阶段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破解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和堵点。这些痛点和堵点,有的是乡村产业发展中内生性的,有的则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在产业上的表现。不论怎样,都需要下真功夫、动足脑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不断推进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营造有利于乡村产业茁壮成长的政策土壤。

  希望的田野生机涌动,美好的乡土大有可为。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根基。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