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十四五”蓝图这样绘

日期: 2021-01-05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擘画广元发展新蓝图


核心提示

    中共广元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于2020年12月30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制定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站位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广元?2020年12月31日,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杨浩对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主要特点以及《建议》的起草情况作了主发布。市政府办、市委政研室、市委政法委、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保局等单位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发布。

重大意义

坚定信心决心绘就发展蓝图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此次全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杨浩用了两个“重要”来总结:“这是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杨浩认为,全会高度评价了广元“十三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了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信心决心。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发展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重点抓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两项改革”优化城乡基层治理这“五件大事”,全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全会绘就广元未来发展蓝图。“‘十四五’时期是广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接续奋斗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制定和实施好我市‘十四五’规划,事关全市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杨浩说,全会深入分析了广元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综合考虑我市发展趋势和现实发展条件,统筹当前需要和长期发展,明确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为统揽,锚定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广元发展的1个战略目标和8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对于引领全市上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要特点

讲政治强定力抓关键聚共识

    此次全会有何特点?杨浩用四句话概括——坚持提高站位、对标看齐;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坚持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坚持集思广益、开门问策。

    坚持提高站位、对标看齐,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杨浩说,市委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会等系列会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研究提出贯彻意见,在此基础上筹备召开本次全会。始终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全会精神作为鲜明主线,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要求,贯穿文件起草的全过程、统领“十四五”发展各方面,充分展现了市委坚定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了坚定的战略定力。“既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与时俱进谋新篇。”杨浩介绍,市第七次党代会谋划提出“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进行了完善,这次全会进行了深化拓展。明确提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奋斗主题,并将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调整为高质量发展“三大着力重点”,即: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西部绿色产品供给地,强基固本“三大发展保障”调整为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全面从严治党。调整后的“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重点更加聚焦,特色更加鲜明,彰显了市委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

    坚持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充分展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全会在深入分析广元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聚焦事关广元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十四五”时期广元高质量发展进行统筹谋划、系统部署。特别是注重战略引领与落地落实相衔接,谋划了一系列具有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些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有利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广元更好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

    坚持集思广益、开门问策,充分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力量。杨浩介绍,市委书记王菲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谋划研究、把关定向。过程中,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市委先后召开了多场专题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企业家和驻广单位等方面意见建议,依托互联网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全会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采纳,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智慧,汇聚了各方力量,体现了市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优良作风。

重要成果

    审议通过《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制定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制定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杨浩介绍,《建议》稿明确了广元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新形势下广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广元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建议》稿共9个部分、45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主要是总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新发展阶段我市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二至第七部分,主要阐述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推进改革创新、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为保障,包括第八、第九部分及结束语,主要阐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 记者周小丁 刘怀英)

   “十三五”期间,我市六大优势产业竞相发展,2019年实现产值983.2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4.8%,构筑起广元工业“四梁八柱”!其中,食品饮料产业居六大优势产业之首,2019年产值突破300亿元。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四大链条加快形成。接下来更要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举措。要坚持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扩张,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尤其是工业投资规模,以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劳特巴赫精酿啤酒生产线。记者刘怀英摄

广元“十四五”蓝图这样绘

    在2020年12月31日举行的中共广元市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我市相关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共广元市委关于制定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描绘的蓝图进行了解读。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重要门户枢纽

    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对广元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汪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广元地处四川内陆,经济外向度不高,必须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积极适应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在国内市场体系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提升地位,积极融入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提升广元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位势。这次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和市委书记王菲的重要讲话,围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重要门户枢纽,重点从五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全面对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找准角色定位和融入路径。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党中央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将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推进成德绵眉乐(雅)广攀经济带、嘉陵江流域经济带、大蜀道经济带和广巴达万经济带建设,深化与成渝双核的功能协作,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高品质生态康养“后花园”、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同时,加强与毗邻区域联动发展,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深化浙广合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广元是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战略位势和通道优势突出。国家和省委支持广元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省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重大机遇。市委全会提出,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通江达海、联核融圈、辐射陕甘、融入亚欧”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铁路扩能改造、机场改扩建、高速公路扩容、嘉陵江航道整治等进行了安排部署。

    聚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把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市委全会提出,推进物流运输通道、物流节点、城乡配送、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发展高铁、公路、港口、空港、多式联运五大物流业态,构建现代化综合物流枢纽体系,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广元而言,出口对经济贡献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和投资拉动。一方面,坚持扩大内需,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另一方面,强化投资拉动,加大“两新一重”投资力度、完善项目策划和储备体系、创新开展招商引资等,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积极扩大开放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需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市委全会提出,要强化北向东出、西向开放功能,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和商品集散基地,加快建设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开放门户。

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问: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作出“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部署,请问广元将作出哪些努力?

    市发展和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彭仕扬:“十三五”期间,我市“6+2”新型工业、“4+5”现代服务业、“7+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成势。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千亿级铝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加速形成,中国生态康旅游名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黄茶基地,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但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大,产业链价值链还不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聚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高效运转,迫切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突破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束缚,在新发展格局中持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高质量承接先发地区产业转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与区域产业体系供需适配,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延链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聚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和原料的高载能产业,拓展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途径,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清洁能源利用基地。聚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必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新基建,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支撑。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带动面上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聚力推动产业开放化。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整合利用“三线建设”战略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分工、联动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加快完善“6+2”现代工业体系。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资源互补、链式关联、梯次发展的制造业生态圈,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五百亿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和西部地区知名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加快构建“4+5”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聚焦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目标,以建设天府旅游名县和全旅游为引领,加快建设大蜀道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提升“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熊猫家园、红色广元”文旅品牌影响力,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服务业强市。加快建设“7+3”现代农业体系。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特色农业“一区两带七集群”,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围绕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问:“十三五”期间,广元市委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广元作为山区农业市,在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打算?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朱国勇:市委召开的七届十三次全会,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各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元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了深入研判,作出了重大安排部署,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继续抓好农村撂荒土地复耕复产,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种业和现代装备支撑,常态化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确保生猪稳产保供,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和收储调控能力。围绕构建“7+3”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一区两带七集群”建设,突破性发展生态肉牛羊,持续发展生态水产。强化绿色有机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广元七绝”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高标准建设和改造提升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省级星级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高质量建设面向成渝地区的绿色产品供给地。大力推进电商营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传统手工业、社会化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坚持多规划合一,分类推进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康养服务等产村融合新型村落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快补齐路水电气信“五网”配套和乡村物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美丽广元·宜居乡村”水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培育“四有”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新治理。加快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激励下乡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实施“五到乡”工程,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式,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持续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三农”发展的比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撬动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入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扩大特色产业保险覆盖面,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

    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产业扶贫方面,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对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开展产业帮扶。加快补齐扶贫产业基地、加工、营销、科技短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帮扶工作,促进贫困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就近就地就业。大力开展脱贫群众提能培训,实现脱贫农民向高素质农民转变,脱贫主体向经营主体转变。用好产业扶持基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稳定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扶贫资金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

    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论述。广元市委将“生态立市”作为全市总体发展思路之首,广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这次全会提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的重大部署,是基于那些条件、有哪些新的举措?

    市生态环保局总工程师乔梁: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是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广元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推动生态红利充分释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现实路径。

    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广元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广元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47%,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优良率100%,白龙江、南河水质达到Ⅰ类,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广元有天时地利的时代政策机遇,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广元发挥生态优势、争取错位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等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撑;广元有不断壮大的产业发展基础,“6+2”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19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增长37.8%,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8.9%,建成低碳农业园区48个49万亩,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加快创建。

    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市”,广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新举措。

    探索生态资源转化新机制。“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探索增强生态空间红利释放保护性开发利用功能。依托科技助推生态康养旅游、山地特色高效农林业等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将健全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制度。深入推进绿色金融示范区建设,完善绿色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实施能耗、水耗、建设用地双控行动,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行垃圾分类,推动低碳社会建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力推行林长制,强化河湖长制,认真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中小型灌区节水配套现代化改造和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落实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治理城乡生活环境,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全覆盖,有序推进城镇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严防输入性污染。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十四五”期间,广元在“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汪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决胜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瓶颈,推进创造型、引领型、市场化改革,具体来说,将从三个方面来推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我们着重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在农业农村、社会民生、基层治理等重点改革方面,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教育卫生、诉讼制度改革等,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等。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市进入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具有重大意义。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政企协商制度等。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城市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政务服务、综合监管、评价制度等方面,切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

    在创新驱动上,市委全会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行部署,将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实把创新工作抓好抓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推进。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高水平创新平台对于吸引集聚创新人才、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培育转型升级动力源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将针对食品饮料、铝基材料、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主导产业突出、企业集聚、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示范载体,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创造力,能切实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问题。市委全会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打造高效率创新生态。重点是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来广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研项目资金配置。加强创新金融支撑,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问: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十四五”期间,广元在惠及民生方面有那些具体安排?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主任王明贵:“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教育高地。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名教育集团的“四名工程”。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特殊教育全面保障,培育优质高中集群,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支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积极创建本科院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好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快推进健康广元建设,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医疗中心。实施医疗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医学专科、特色专科联盟。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统筹建设全民健康场地和设施,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健康城市创建。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不断拓展就业岗位。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归巢创业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基地。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助残、红十字、妇女儿童等事业。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和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和康养结合、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一批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5年,力争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全感应该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十四五”期间,广元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元和平安广元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侯宏:“十三五”期间,法治广元建设取得新突破,颁布了4部地方性法规,申报创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荣获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平安广元建设取得新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公众安全感、群众平安满意度一直保持在全省前茅,多次获得全国“最安全城市”。“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要求,加强对平安广元、法治广元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2025年,力争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紧紧抓住影响政治安全的风险点,坚决防范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全力维护国家政权、制度、意识形态安全;持续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基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持续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健全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立法工作;积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开展法治乡村等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广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有效防范化解市域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护新领域新业态安全和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市场等各类苗头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禁毒缉毒,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等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各级矛盾纠纷联调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加强“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天网”“平安智慧小区”建设,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同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元。

    提升公共安全防控能力。持续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和食品药品保护,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应急救援广元基地建设,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安全全民参与格局,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努力创造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

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均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国、全省

    问:产业兴盛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十四五”期间,广元在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构想,主要的着力方向和关键突破环节是什么?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黄旭明:“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市确立深化“6+2”新型工业体系,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君安天源精酿啤酒、娃哈哈第二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50户,先后实现了产值过50亿元企业、上市企业两项“零的突破”,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上档晋位,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刚刚召开的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确定了广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谋划好“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均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到2025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力争突破2000亿元,培育产值超500亿、300亿产业集群各1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为此,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实施产业培育工程,构建集群发展生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资源互补、链式关联、梯次发展的生态圈,聚力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五百亿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和西部地区知名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新兴产业。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壮大工业企业群体。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质升级,推动行业“小巨人”强筋健体。聚焦供应链整合、创新能力共享等关键环节,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实施园区提升工程,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完善“一核、一带、两片”工业总体空间结构,优化调整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突出主城区(含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利州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及三江新区)“一核”引领作用,形成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的核心增长极;强化青川县、剑阁县、昭化区、旺苍县“中部河谷产业带”基础支撑能力,促进朝天区、苍溪县“两大特色产业片”错位发展。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全面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增强工业发展动能。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一个产业、一所重点合作科研院所、一所重点合作高校”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推进创新产品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应用。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高“广元造”工业质量品牌水平。

    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提升工业发展能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高水平技改升级,着力提升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数字赋能,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平台化经营方向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

五方面着力,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问:广元文旅资源丰富,文旅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在“十四五”期间,广元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泽中: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对推进文旅经济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广元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广元实践再上新台阶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在文化事业发展、文旅产品供给、文旅产业发展等五方面着力,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地方特色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文化的展示手段。推进中子铺、瓷窑铺等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元段建设,完成《剑门蜀道保护条例》立法,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农村“5公里文化圈”,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产品体系。强化旅游景区、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提升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品质,建成曾家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白龙湖、亭子湖、栖凤湖滨水旅游开发,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大蜀道”、“大熊猫”知名文旅精品,打造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从供需两端发力,围绕文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立健全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区、武则天文化旅游区等引领性项目建设,培育文旅集团、交旅集团等龙头企业和一批文旅产业优秀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文化装备生产、广告会展等优势产业,加快推动广播影视、印刷复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文博非遗、创意设计、游戏动漫等潜力产业,推动发展数字产业。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挥文旅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实施“文旅+”“康养+”发展战略,加快文旅与一二三产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等领域融合发展。结合构建“7+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美丽田园十乡百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强109厂、二重岩矿山等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建设工业旅游园区,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发展夜游经济,打造特色夜游、灯光秀、旅游演艺等产品,开发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医疗、养老机构资源互动融合,加快康养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打造集健康养生、医疗养老、康养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康养产业。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推动文旅资源品牌化建设,积极创建各类文旅品牌,加快文旅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新建一批旅游景区、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启动曾家山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一批国家、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开展宣传推广和交流合作,依托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等平台,围绕传统客源地和中远程市场,整合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精准化宣传推广,持续举办大蜀道文化旅游节、曾家山避暑节等节会活动,提升“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熊猫家园、红色广元”文旅品牌影响力。

(记者刘怀英 周小丁)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