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 项目资金变“股金”每年有分红

日期: 2020-12-21 浏览量:1943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分享:
【字体: 打印

一县一策

    “国庆节这几天生意好,我们每天都要忙到晚上8点过才能吃饭……”10月8日晚,当记者联系到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三组的贫困户孙海山时,他正在“四季绣”农家乐和同事一起吃饭。从2015年开始,孙海山就在广元市勤丰合作社下属的“四季绣”打工。

    虽说是打工,但是孙海山在合作社中有1.25万元股份,其入股的费用来自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合作社里有80户贫困户和我一样,不久前我们才分了一次红,我拿到了713元。”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为啥会入股到合作社当作贫困户的股金?哪些贫困户可以享受这种待遇?记者近日深入广元市利州区进行了探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庭铭 邓童童

    贫困户有“优先股”,每年保底分红5%

    早在2015年,按照省财政厅相关要求,广元市利州区开始探索实施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资产,并以“优先股”的形式全部量化给当地的贫困户。

    “这叫作资产收益扶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贫困户探索一种稳定的增收渠道。”利州区扶贫开发局局长白洋介绍,在2015年刚开始的时候,省上共下拨300万元资金,利州区把资金分成两部分,分别入股两家农村合作社。“其中,在龙潭乡金鼓村的勤丰合作社入股100万元。”

    按照相关规定,入股勤丰合作社的100万元资金以“优先股”的形式全部量化给金鼓村、柏佛村、桃园村的80户贫困户。优先股,就是指无论合作社盈利与否,都会每年保底给贫困户分红5%。如果有多的盈利,这些贫困户将和其他入股社员再分一次。

    随着合作社收益的增加,贫困户的分红每年都会上涨。“2016年以来,我们的分红从625元涨到去年的713元。”孙海山告诉记者,再加上自己在农家乐的务工收入,仅仅靠合作社各项收益,每年就可以收入2万多元。

    利州区共有贫困户5000多户,分布在不同的行政村,如何实现资产收益扶贫对贫困户的最大覆盖?为此,利州区探索出合作社就近覆盖贫困户的办法。“也就是说,享受到这笔资金的合作社必须对就近村的贫困户进行覆盖。”白洋说,从2015年到现在,累计有1260万元的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入股利州区的26家合作社,共覆盖1448户贫困户,已累计分红133.78万元。“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区内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入股的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可申请,需经三级程序审核

    根据相关文件,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等,均可以成为实施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资产收益的实施主体。为啥利州区选择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哪些合作社才能拥有资格?

    “其实,这是我们探索规避风险的一个办法。”白洋坦言,这笔钱入股的目的就是要让贫困户有固定的收益,因此,选对一个经济实体让资金增值就显得很重要。

    通过前期的调研,白洋和同事发现,当地的农村集体经济尚在起步阶段,还不太成熟,不便入股;如果把这笔钱投给企业,又可能会面临资金安全风险。利州区最终选择的是把钱入股到已经见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这样,一方面便于我们监管,另一方面也能更好更快地产生效益。”

    按照利州区的相关规定,凡是使用支农项目资金入股的合作社要有较好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带动能力等条件。最终在确定专业合作社名单时,还需经乡镇、区扶贫开发局以及区政府的审核。“这样,就形成了从下到上的三级程序审核,尽量保证把支农项目资金效益发挥最大。”白洋介绍。

 

9月24日,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农户在木耳产业基地采摘木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摄

    现场监督+事后报账,监管资金和收益

    “从2016年开始,合作社分红的时候,乡镇和区扶贫开发局的干部都到了现场的,保证我们能够分到钱。”回忆起分红的情景,孙海山仍然印象深刻。

    “为了保障分红能够顺利地发放到村民手中,每个合作社分红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利州区扶贫开发局业务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会和乡镇干部等一起对合作社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保证贫困户确实能够按照比例稳定增收。

    在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上,当地还采取事后报账的方式进行监管。

    2016年,起步不久的广元市俊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亟需一笔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种子购买。“90余万元注入进来,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广元市俊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红兴告诉记者。

    不过,这90余万元资金并不是直接打入相关账户上,而是需要专合社先进行垫付,然后将使用的事由、花费的多少报告给乡镇,再由村、乡镇、区进行逐级验收和抽检。最后,凭发票在财政专户报账。“这样,就从制度上杜绝发生套取资金的情况。”利州区扶贫开发局业务股相关负责人说。

一线故事

从鱼塘起家,贫困村变旅游村  “捣腾”荒地带来的蝶变

9月24日,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香菇产业园里,村民跟往常一样,忙着把要运到县城的新鲜香菇搬到车上。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摄

    “前行几公里有鱼塘。”在公路边电线杆上打了个小广告,钓鱼的人就来了!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村支书朱玉杰万万没想到,一个5亩的鱼塘竟成了贫困村蝶变旅游村的发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童童 张庭铭 向宇

    小村一“翻新”,“翻”出块荒地

    中口村地处荣山镇东北角,曾是利州区59个贫困村之一,全村137户537人,其中贫困户27户66人。

    朱玉杰至今还记得自己2015年从镇上选派到村里时见到的景象:满是泥泞的土路,村委会会议室的板凳是很多年前老电影院里那种翻板式木头椅;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留下一村的“老”和“幼”。

    改变,先从村里的面貌着手。朱玉杰发动村民搬迁村委会、修路、建房、引水、整顿农田荒地……小村一点一点“翻新”后,2016年,村委会下方不远的一处荒地进入大家的视野。

    这块5亩左右的荒地,原来是被流转过来养殖牛蛙的,哪知山里气候不适宜,没多久就荒废了,一荒就是好几年。村上很快召开村民会议,决议由村集体将该地块收回来重新改造。

    荒地一“捣腾”,整出个鱼塘

    地收回了,用来干什么呢?朱玉杰和老百姓心里都没谱。想着邻村的水库钓场挺红火,自己村里引水也方便,朱玉杰一拍脑袋:何不改个鱼塘“试一下”。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想法有了,朱玉杰和村干部们也筹到了资金,荒地很快改造成了鱼塘。最初,鱼塘由村集体经营,聘请村民王定和看管。定价按人头收费,60元钓1天,钓起来的鱼可拿走。钓鱼的人倒是不缺,但大家很快发现不对劲:要么游客钓很多,60元的人头费严重亏本;要么游客钓不起来鱼,又不满意这60元。经过集体讨论,按人头收费改成了按斤称鱼。

    鱼塘生意渐渐稳定下来,看着每天几百至千元的收入,朱玉杰和村民们都觉得集体经济有得搞,也看到产业发展的路。

    鱼塘一扩建,规划个产业

    鱼塘火了,人多了,新问题又来了:钓鱼的人没地方解决吃饭问题。

    这不就是商机?村集体经济又争取到扶贫专项资金建起农家乐,但规模只有5间小包间和1间厨房。农家乐于2017年10月动工,第二年3月完工开始营业,由村集体经营。

    开张生意不错,一上来就有11桌预订。前一天大家才置办完碗筷,第二天就开始迎客了。吃吃玩玩一天,客人们又提出需求:缺少会议室和娱乐室。

    烧烤区域、儿童游乐区域、果树林……随着顾客需求不断被满足,农家乐规模也一天一天扩大,朱玉杰和村民们发展产业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这其中,集体经营也出于管理实际的需要逐步过渡为承包制,盈利连年增加。

    如今,依靠集体经济,小村早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过去无人问津的小村现在一年四季热闹红火。

脱贫门道

    三堆镇龙池村  特色种养助力脱贫

    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散养”模式发展剑门关土鸡养殖,建成核桃套种示范产业园200亩、方竹500亩。目前,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

    大石镇青岭村  盘活产权助农增收

    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并挂牌经营,通过产业和对外投资两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村民增收。目前,村集体经营性年收益达86000元,入股村民年人均分红100元。

    大石镇石笋村  撂荒地种出“致富菜”

    盘活撂荒土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高山露地蔬菜种植。目前,全村高山露地蔬菜种植达700亩,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金洞乡石青村  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利用种食用菌的传统和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强化乡村脱贫“产业源”,累计投入60万元,创新“合作社+大户+贫困户”模式,打造“同心帮扶示范基地”,建设金耳产业园项目2个,辐射带动50名群众发展木耳、金耳、香菇等产业。目前,全村实现年产值84万元以上,贫困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宝轮镇关山村  农旅融合走出生态富民路

    锁定发展栀子花、藤椒等产业,积极申报有机农产品认证,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采取农旅融合模式,带动村民发展集餐饮、采摘体验、农副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目前,村子综合年产值230万元,村集体年纯收入60万元。

    嘉陵街道大塘村  “长短结合”产业脱贫路子宽

    借助党建示范项目、入户产业项目等,全村发展培育2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牛100余头;两个跑山鸡养殖家庭农场,年出栏土鸡2万只;两个生态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300余头;种植核桃400余亩、2000株清脆李和500株石榴。目前,村子每年依托种养业人均增收上千元。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庭铭整理

    人物志

    动过5次大手术的贫困户不服输:别人办得到,我也能办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童童 张庭铭

    9月24日下午,走进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记者第一眼就看见村委会侧墙上的大字“同是一片天,同是一片地,同是一个太阳照,别人办得到,我也能办到。”记者询问这句话的出处,同行村干部乐呵呵地说,不是什么箴句格言,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在同行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寻到“名言”出处——71岁的村民王定和。

    9月下旬的中口村已有些微寒,记者裹上夹棉外套,一阵风过仍不住哆嗦,而王定和一身单衣套着针织马甲,脸上还汗涔涔的。原来,见到记者前,他才刚刚种完一排笋用竹,这是村集体经济新发现的商机。

    谈笑间,王定和漫不经心地说道,他家是因病致贫,自己前前后后做过五次大手术,胃切除、胆切除、部分肠道切除、脊柱固定、颌骨植入;而老伴也因股骨头坏死,最近刚做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养。

    “人老心不能老,病残也不能怪别人。”王定和种板栗、核桃、魔芋,养猪养牛,看管村集体经济的鱼塘、果园等,老两口一年收入近2万元,跟着小村摘了“穷帽子”。

    说起墙上那句话,王定和回忆说,一次镇上组织的座谈会,有扶贫干部、党员、群众等几十人参加。他发自肺腑地谈起了自己对脱贫的看法,不料一下说到了大伙心坎上了,全场都在鼓掌。为了给更多的贫困户加油鼓劲,于是村里将王定和的“心声”刷到了墙上。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