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增强“四力”
以根深叶茂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编者按:近年来,利州区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导向,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有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相融互促,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5.82亿元,高质量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4个,月坝村获登“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榜单,并成功申办第三届四川村长论坛。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全区幅员面积1538.53平方公里,辖3乡6镇8街道,常住人口55万。为助力乡村振兴,利州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三级联动,增强乡村振兴“统领力”;用好三支队伍,增强乡村振兴“支撑力”;激发三方活力,增强乡村振兴“战斗力”;注重三治结合,增强乡村振兴“善治力”,高质量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以根深叶茂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强化三级联动,增强乡村振兴“统领力”。建立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杆子插到底”的区、乡、村三级联动体系,让乡村振兴使命一起担、责任一起扛。一是履行区委“指挥部”职责。区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部署和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目标,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1次全会、8次推进会研究部署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成功申报为全省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试点县区,聘请中城院专家团队编制全区乡村振兴“1+9+N”规划,明确“一带两核三区四廊”空间布局。通过竞争择优方式确定14个村作为乡村振兴先行先试村,实行区委常委联系包抓责任制,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措施,让乡村振兴战略从“利州思考”向“利州实践”迈进。二是发挥乡镇党委“作战部”作用。建立每月研究、季度推进、年终考评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机制。深入推进“逐村体检、整乡提升”行动,每季度召开1次基层党建流动现场会,采取“区上点题+乡镇领题”“流动观摩+现场取经”等形式,倒逼乡镇党委主动作为、竞相追赶,探索形成农村党员联户、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村民道德积分管理等有效模式。目前,月坝实验区初具规模,龙潭凤凰小镇、三堆“三线记忆”文创小镇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提升村党支部“战斗队”能力。坚持每年全覆盖培训村干部,优选20名干部上挂外派锻炼,组织党政代表团、村支部书记200余人次到浙江、成都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开展“村干部整体优化”行动,每年评选品牌支部村书记、模范村主任,全面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选派18名村后备干部参加在职教育提升学历。实施“专职村支书引领计划”,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机制,从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优选27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肯定推广。
(二)用好三支队伍,增强乡村振兴“支撑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千名干部“联”村。集中优势兵力推动14个试点村发展,选派第一书记、金融村官、农技服务员、法治和文化志愿者“八大员”组建乡村振兴“第一梯队”。468个城乡机关支部与村党支部全覆盖结对共建,开展送技术、送信息等服务。二是万名乡土人才“强”村。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49名优秀农民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达35%。实施“田园名农培育计划”,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启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人。组建乡土人才科技服务队,万名乡土人才在田间地头和农家院坝开展培训和服务。返乡创业人才王钦通过创建恒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白朝乡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带动5个村184户农民发展食用菌,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三是百名新乡贤“回”村。通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103名新乡贤走进乡村振兴第一线,充分发挥作用。其中,创业达人胡晓全、“85后”公司白领尚永雄、广元职高教师邹金洪(研究生学历)等新乡贤人士主动回村担任联户长、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三)激发三方活力,增强乡村振兴“战斗力”。启动让“党员群众心里热起来、身子动起来”的实干模式,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支部引领干。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分类建强支部,跨村建立联合党委8个、村企联建党总支11个、成立食用菌、蔬菜、水果等产业协会党支部29个,发挥了产业支部领跑“产业链”作用。利用农民夜校、主题党日、党建智慧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传授技术、解疑答惑,将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工农镇小岩村党支部先行试点创新“三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全区各村因地制宜借鉴“小岩村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万元以上。二是党员带头干。充分发挥党员特长,建立功能型党小组381个、党员联户体2485余个,全区农村党员主动认领承诺事项2000余项。狠抓农民工党建,建立返乡创业园9个,建立徐家村食用菌产业示范园、中口村脆红李产业园等党建创业综合体31个,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108个。龙潭乡建设芳香农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增收300余万元。三是群众跟着干。在支部和党员带动下,群众主动跟进,推动利州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变,新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28个、户办产业小庭院4861个。在推进乡村旅游、农旅融合上,全区近1800余户农户积极响应,自愿把自家房屋提供出来打造民宿,助推乡村旅游。2018年8月份正式营业以来,月坝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
(四)注重三治结合,增强乡村振兴“善治力”。以提升村党组织治理能力为抓手,着力构建自治激发活力、法治保障权益、德治春风化雨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抓实村民自治。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探索村民积分、“三公治村”“民主质询”等机制,实行村官家访,建立村级财务管理、重大事项监督等自治组织,每月固定一日开展党群集中活动,让群众在自主管理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二是建设法治乡村。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行法治讲堂、纠纷调解进院坝、进田间地头行动,发动党员担任法治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2018年通过坝坝会调解纠纷141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大力开展“六无平安村(社区)”、法治乡村示范创建活动,大塘村等16个村被评市级“依法治村”示范村。三是提升德治水平。积极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培育文明乡风,各村党组织每年开展“好公婆”“好儿女”“好儿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贫困户凡万华荣获首届“四川脱贫榜样”。59个村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146个村全覆盖创新设立道德积分榜,以榜样力量引领新风正气,省、市级“四好村”占比达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