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贫困的山区农村,虽然离开农村很多年了,但对农村的“穷、苦、累”印象一直无法抹去。近些年来,常参加市里“作家走基层”活动,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绣”出好生活
很早就听说麻柳刺绣了,但我“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临近新春,我随作家们“新春走基层”一行,走进了麻柳刺绣。
太阳比往常更早些露出了笑脸。当阳光撒满大地时,我们一行来到了川北广元山区四坪村。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城里人,他们都是慕名而来的。当地人告诉我们:麻柳兴集距今1400年,因树而得名。勤劳智慧的麻柳人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了“麻柳刺绣”。麻柳刺绣很早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坪村既是麻柳刺绣的发源地,又是“省级传统村落”,愈来愈引起外界关注。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麻柳刺绣不同于一般的刺绣,在于它的奇和巧。一般的刺绣,是“比着葫芦画瓢”。而麻柳刺绣不用底稿,图案全在心中,刺绣时临时安排图案、位置和比例大小,空手施针如笔,数丝而绣。这纯粹是技艺活儿,称得上是刺绣匠人了。麻柳刺绣就地取材,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或婚嫁礼仪、或爱情婚恋、或人物鸟兽,花色多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场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川北风情。麻柳刺绣作品具有很广的适用性,其作品多为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如帐帘、枕套、枕巾、围腰、手巾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麻柳刺绣历史的挖掘、整理与弘扬,蜚声海内外,博得专家、学者和国外友人的广泛赞誉。前些年,10多名前来中国进行“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的美国友人,在广元 “千佛崖”景区一间摆满各色绣品的屋子里,他们的目光被一件件精美的麻柳刺绣深深地吸引住了,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有的不停地照相,有的询问麻柳刺绣的做法和价格,并连连发出“ok—ok”的声音。
麻柳刺绣,既有名声,更有实惠。今年39岁的四坪村2组村民张菊花,婆婆、妈妈都是做麻柳刺绣的,她从小就跟着婆婆、妈妈学刺绣。张菊花一家4口人,两个女儿正在上中学和小学,丈夫在附近城镇打短工,一年收入5万余元,而张菊花做麻柳刺绣的收入就达2万余元。张菊花一边做刺绣,一边说:“现在政府很重视麻柳刺绣,专门设置了‘公益性岗位’,经常组织我们外出培训学习,我们也主动参加省、市、区的有关公益活动。” 张菊花还高兴地告诉我:“我两个女儿一有空,就跟着我学刺绣,我也希望把这个手艺传给她们,毕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失传嘛!”
在当地,像张菊花这样的人还很多。有一年,市文化部门和麻柳乡政府在全乡搞了-次“绣女”作品赛。在1000余名参赛者中,有被500余人被誉为“巧姑娘”,12名绣技姣姣者,被市、区相关部门授予“麻柳刺绣传人”称号。
走在四坪村,村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明天的发展蓝图“围绕一线、建设四园、带动一片”:把洪麻路四坪段打造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文化长廊、农户住房风格风貌统一塑造、实施好一建三改、建设好美丽幸福新村;建设500亩猕猴桃现代农业观光园、现代羊肚菌高标准科研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打造以麻柳刺绣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文化创业园,把麻柳刺绣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著名的女性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成人和、家富、村美的新四坪村。
麻柳人,用灵巧的双手,“绣”出幸福的好生活。
“绘”出微田园
听说去山区“泥窝村”采风,我这个在乡下泥窝里长大的“泥腿子”,一听到“泥”字,心里就直犯嘀咕:泥窝村,有什么看头啊?泥巴路本来就难走,还加一个“窝”。再看看脚上的新皮鞋,心里更不是滋味:采风完了,这亮锃锃皮鞋也就成了“泥鞋”。
坐在前往“泥窝村”的车上,思绪随着车辆的行进,起起伏伏。我的老家地处川中丘陵地区,家里通往外面的路全是泥巴路。一遇下雨,尤其是秋末冬初绵绵细雨,路面坑坑洼洼,溜溜滑滑,那真叫“寸步难行”啊!那时,家境贫困,买不起筒靴、胶靴,遇到这样的天气,连门都不敢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因为“爬格子”而从泥田里“爬”出来了,离开家乡来到川北广旺矿区工作,终于脱掉布鞋,穿上了皮鞋……
“泥窝村到了!”同行中的热心人一声叫喊,打断了我的回忆。我顺着大家的目光向窗外望去,只见一间间、一片片风格大体一致的农家楼房,掩映在翠竹风林中;田野里,桃花、梨花、油菜花,迎风招展,香气诱人。
车在村中的司马广场上停下来,站在司马广场上,四周的民居引人注目,川北特色民居与各类精巧时尚的现代建筑元素的巧妙搭配,与周围自然风貌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相传三国时,司马懿途径此地,行军已晚,江水相隔,不知何路,遂号令三军,埋锅安营,故留名“司马”。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泥窝村将马懿安营扎寨之地建成“司马广场”。他们巧妙地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展现城乡统筹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社区的愿景。我们一行在向导的带领下参观了泥窝村的景观节点。沿着柏油路行走在泥窝社区,一步一景,景景多姿,恍若走入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泥窝村人充分利用青竹江、竹子溪的山水资源,建设竹子溪微型湿地公园,配套别致的凉亭、舒适的休闲椅、沿沟步游道等设施,形成山水相依的人文自然景观,展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与农村情趣交相辉映的“微田园”画卷。
村里人告诉我们:“泥窝新社区距市中心城区16公里,村上利用区域优势,将社区打造成农业园区、旅游景区,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示范带动周边365户农户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标准化种植蔬菜1000亩,每亩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10000元左右。”
在农业观光园,各式各样、奇形异状、五颜六色的瓜果,让观者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开,大家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没想到,农业可以这样搞,瓜果可以这样种,真是饱了眼福。
在村里游览,不仅有“眼福”,而且脚下也“沾光”。 外出的公路、村社之间的道路、村内的田间小道以及村民家家户户的院坝全部都黑化和硬化了,大半天参观回来,脚上的皮鞋几乎是一尘不染。
从“吃不饱”到“玩不够”,从“泥泞路”到“水泥路”,从“小草房”到“大白楼”,再加上过去无法比拟的乡村小酒店、农家乐、小超市、阅览室,这是几千年农民的梦想,更是新农村质的飞跃,人们把这里称之为“现代文明与农村情趣交相辉映的微田园”。
看着公路上满载货物大车小车进进出出,周边城区前来旅游的人们来来往往,司马广场上跳舞的男女双双对对,农家院落里的家人亲亲热热,我不禁深深的感慨道:泥窝人用勤劳的双手,“绘”出了如诗如画的“微田园”。
(编辑: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