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向大地的面影
来源:局广农文艺 发布时间:2018-05-22

一阵小南风吹过。又一阵小南风吹过。

带着热气的小南风仿佛是一双会玩魔法的小手,在它的三捣鼓两捣鼓下,大地立马便呈现出一片金黄色。这是农历的五月,在明亮的太阳照射下,田野异常地鲜艳晃眼,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昧地透蓝的底子,此时的天空是另一片海洋,明静高远。这样的画面,我是十分熟稔、欢喜的,像梵高油画中的耀眼色彩,给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热烈和希望。

快收,快割,哥哥哟!

快收,快割,哥哥哟!

远处的布谷鸟深情呼唤,也是急切提醒,抢收抢种的季节来了。

我在一片鸟声中加快了行走的脚步。三会村的主体部分座落在狮吼岭上,还有一小部分在山底的龙吟谷中。狮吼岭上有三座圆形小山包,独具特色,谷底有一条河名龙吟溪,三面环绕狮吼岭,景色绝佳。

我此时正走在狮吼岭的一个山嘴处,当我拐过这个凸出的山嘴时,一群刈麦的人影儿便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在众多刈麦人的身影中,有一位三十模样的年轻人凸显出来,着黄色T恤,戴黑边眼镜,余皆老者模样。我想,年轻人必定是从外面回家帮父母收割麦子的。

我是对土地和庄稼十分敏感的人,这个年轻人拿着一把弯镰,正一镰一镰地挥向麦子,一丛一丛的麦子在他的刀下顺从地倒伏。可能是年轻人眼镜近视的缘故,他比别人俯身更低一些,更接近土地一些,割麦的动作不快不慢,沉稳有力。年轻人把割过的麦一堆一堆地整齐码在地里,又转身挥刀向熟麦。

我琢磨,这个年轻人这么卖力地割麦,对待土地、麦子和劳动的态度是认真的,真诚的。一点也不像农忙季节县城单位下村助农的年轻人,挽起袖子,走进麦地,乱舞镰刀,照几张照片,就打道回府了,留下一地乱丢的麦子。这样的助农,农民深恶痛绝。

我暗自赞许这个年轻人,这个接地气的小伙子,想尽快走近这个人。但至于这个年轻人就是我要寻找的三会村第一书记谭舟,却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

三会村二组的梅春花是谭舟的一个联挂帮扶户。

山嘴那块麦田正是梅春花的责任田。谭舟在三会村当第一书记时就成立了三个“三会村助收助耕队”,每到农忙季节,就帮助那些需要的农户抢种抢收。

梅春花很特殊,过去村里人一见到她,脸就会马上像上了霜似的,躲着走。什么原因呢?因梅春花早年在外打工,渴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像她这样的女孩只有通过爱情跨过城市这个门坎。梅春花一心向明月,无奈明日照沟渠。她热爱城市,城市却不容她。一次又一次婚姻的失败,便灰溜溜地回到农村,还带回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回到村子里,闲言流语顿起,再加上乡村好事者添盐加醋,梅春花不好的名声就传播开了。

不巧的是,谭舟到三会村上班第一天就遇到梅春花到村委会闹事。老支书记见谭舟是戴着眼镜的读书人,心想让这个“耍泼”的女人收拾收拾他,便“撂壳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一边去了。

梅春花在谭舟办公室又哭又闹,又吵又骂,一会儿,村委会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谭舟来三会村是做足了心理准备的。他知道老支书故意走开是想考考他。

等梅春花闹累了的时候,谭舟才为梅春花倒上一杯开水,对梅春花说:“先喝杯水,再说。”谭舟对梅春花一脸的微笑,毫不生气的样子。

这下,梅春花自己倒怔住了自己,她对谭舟说:“村上的贫困户没有我?搬迁户没有我?维修加固户没有我?村里把我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想撵我走!我偏不走,想咋样?”“今天不解决,我就不回家!”说着说着,梅春花眼泪汪汪地哭开了。

谭舟对梅春花说:“我现在就帮你解决,走,到你家里去看看。”

一路上,谭舟方从梅春花嘴中知道了一些情况。全村人都不愿意帮她,直到现在,修的一套房子都未结顶。边说边来到了梅春花家,谭舟一看,房子修到三楼就停工,到处都很零乱,院坝里,鸡、鸭、狗乱成一团,也未硬化。进屋子一看,梅春花父母年事已高,神容削瘦,楼下,梅春花两小儿衣冠不整,少人照顾。谭舟一见这场景,心里便下定决心要帮助她。何况,梅雨季节就要来了,屋子不完工,她父母就要遭雨淋之罪,岂有袖手不管之理!谭舟对梅春花说:“你上有老,下有小,房子又未修起,确实很困难具体。这样,你下午先到村委会来,我私人先借给你5000元钱,先把房子的顶做了,不然,雨季来了,你父母要遭雨淋,这是大事,不能耽误了。”

梅春花一边听着谭舟暖心的话语,一边后悔之前的冲动胡闹,泪珠儿一颗一颗地往下掉,愣在那儿,像木桩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从此过后,梅春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村里人都这样说。

园区建设,梅春花主动请求给工人煮饭,空余时间在园区干活挣钱,有时连男人都不愿意干的像搅拌水泥这样的重活,她二话不说就干。二年中,她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修好了,院坝硬化了,周围环境绿化了,小庭园建起来了,婚也结了,还开起乡村旅店和夜啤烧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梅春花与全村人的关系也顺了,村里人都说,这女子不知咋地,就像一觉醒来,人就开了窍,通了神了。

三会村虽是贫困村,自然风光却很美。

三会村被龙吟溪三面环绕,7个小组368户人家如星落棋布,镶嵌在山顶到山谷里,整个村森林植被丰茂,四季花草烂漫,水流潺潺,空气富氧。林中野菜、野菌、野兽,随处可见。

这个村有贫困户60户,214人,他们都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端着金饭碗去乞讨的人。

谭舟看中这三会的天蓝山绿水清,下决心要把三会建成川东北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名村,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怎么建?从哪儿入手?这可不是说句空话就了事。

经村委会多次讨论,先从规划上下手,规划做好,按规行事,避免盲目行事,不当“想象神”,少走些弯路。谭舟先后四上成都,争取省旅发委支持,最后确定大原则是,以乡村旅游规划统揽发展,完善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把三会村建成川东北以“花果四季、民宿康养、文昌祈福、自强脱贫”闻名的乡村旅游名村,通过乡村旅游改变三会群众生产生活、增收致富方式。

胖子不是一口就吃大的。修路,建园,改造民居,没有一样是轻松的活路。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三会村计划修一条环线生态旅游等级的柏油道路,整个环线有18公里。在村委会干部分工中,谭舟主动要求把几户拆建户的说服工作交给自己来完成。因为之前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做过若干次工作,几户都不同意,谭舟就主动揽过来了。

一户一户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优惠政策给完给尽,最后,就剩下最顽固的张述文一家死活不同意。谭舟因为村上修路、园区建设,已经三个月没有回家陪老婆娃儿过周末了,他儿子电话中说“想爸爸陪他玩一天”,谭舟是答应了的,眼看就是星期五到了。这头不能再对妻儿说对不起了,那头修路马上要进场施工,再不把拆迁搞完,会影响园区整个建设进度。谭舟心急如焚,急中生智,在小卖部买了一件方便面就到了张述文家。张述文见谭舟来了,说:“谭书记,买面来干啥?我又不缺。”谭舟对张述文说:“如果你不同意拆迁,我今天起就吃住你家,直到你同意为止。”张述文见谭舟决绝的样子,不同意不收兵的架式,心里就软了。对谭舟说:“我知道修路的大道理,但我舍不得那块耕作了几十年的秧田,有感情了。即然你这么坚定,我只有同意,但补偿款8000元必须先给我,我不相信村上那些人。”一听张述文同意了,未提苛刻要求,8000元钱补偿款是村上算的,可见张述文是真的爱他的一亩三分地,这让谭舟心里很感动。但8000元现金必须先支付给他,让谭舟有些为难,村里财务是先票后款。怎么办?想起周末的事,谭舟心里一动,干脆把老婆和儿子接到村上来,只有又求老婆开恩啰。

谭舟立马给老婆张艺打电话说,这几天园区建设有若干台挖掘机,儿子最喜欢挖掘机,不如你带儿子到村上来。周六、星期日两天,谭舟陪老婆儿子在园区玩了两天,看老婆儿子很高兴时,他对张艺说出借钱给张述文拆迁款的事。他老婆虽然答应了,却不满地对他说:“别人工作都是往屋子里挣钱,你工作却往外头垫钱,你,你让我怎么说你呢!”

谭舟无奈地对老婆笑了笑,一脸地歉意,说:“谢谢老婆理解。”

两年时间,新修的18公里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玛瑙项链一样,环绕着三会村和园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做第一书记,苦吗?我问谭舟。

我刚来三会村时,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因为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的家在白山,至今,我患病的老母亲还住在乡下。我给三会村把脉,贫困的病根有三条:一是村干部带动力不足;二是无产业支撑;三是基础设施落后。驻村二年多来,我主要就抓这三件事。

现在,路好了,园区建设好了,里面有1500亩观光田园,猕猴桃与罗汉果套种,还有雪莲果等特色产业园。我们在园区建了四个“树尖上的餐厅,1个生态民宿酒店,打造成了运动康养村。除路之外,我们还整治塘库26口,水渠8公里,完成电网改造,天然气、自来水改造,现在村里人享受的是城里一样的公共服务。村里的人晚饭后可以到景云台乘凉,也可以在骑(步)道散步,路两边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园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网上就全部售出去了。现在,我看到的是村里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

你说我苦不苦?谭舟反问我。

吃了一些苦,但一切辛苦都早已化为甘甜。他欣慰地说。

说到苦,谭舟给我讲了村里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三会村三组何元芳老人的故事。何元芳今年84岁了,有4个儿子,老大先她而去;老二60岁还是个独人,住在五龙敬老院;老三患癌症;老四倒是个健全的人,40岁时,老婆却不辞而别,至今一个人在外打工。她老人家一个人住深沟里,有一次,林中一只豹子窜进屋里,咬住她的腿,幸好村民即时赶到,才保住了性命。因为几十年缺油缺肉,一次,领导来慰问她,给她煮了一碗鸡蛋面,她说她不能吃,并时而痴笑,时而大哭。村民说她已经吃不来油荤了。

何元芳苦不苦?谭舟问我。我陷入沉思,不语。

还有一件事,去冬一个早上,我有急事回城,六点往城里开车。刺骨的寒风中,我突然看见我们村上60岁的老人潘洪明已经在公路上铑树,脸上寒霜夹杂着汗水,我清楚,潘洪明已经患肝硬化十多年了,也是一个贫困户。瘦骨嶙峋的潘洪明并未被贫穷击倒,也未被疾病击倒,依然顽强面对现实。那一瞬间,我双眼糊模,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等心情平静,我才下车与他打招呼。

这两件事深深地震撼我,也让我感到第一书记肩上的责任。有些老百姓真苦,有些老百姓真能吃苦,我们如果不让他们致富,我们会受到良心谴责的!

谭舟说到此处,神情一派肃穆。

三会村的夏夜,繁星满空,我和谭舟坐在村委会外的草地上,享受着洁净的空气和乡村凉爽的风。鹧鸪躲在狮吼岭葳蕤的树林里,不时发出一两声长啼,划破夜空的寂静。

提到三会,提到脱贫攻坚,提到这片生育养育我们的土地,我和谭舟都没有了睡意。

三会2017就要脱贫,但三会发展的路却要一直走下去。我感到谭舟的焦虑,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从三会谈到农村脱贫,说到农村的“空心化”,农村的未来。谭舟对农村的思考是深层次的,他说,他在三会村搞乡村旅游就是应对农村今后“空心化”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把农村大量的老弱病残派上用场,可以把城里人引到乡村来,城乡进行深度融合,让乡下人进城,让城里人下乡,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重现乡村繁荣。

谭舟提到乡村文化不能丢,因为那是乡村的魂。三会村的来历就与文化有关,过去三会村每年老百姓都要举办文昌会、年例会、牛王会,故名“三会村”。我们村委会正在规划打造“利阆古道”、“柯家粬房”、“修仙阁”等古迹,保护性修建24户传统民宿院子,修建“脱贫奔康文化博览园”、“文昌祈福书院”等文化项目,目的就是要把乡村传统文化保留传承下来,让后人知道,让城里人来看。三会村每年都要举办年猪节,这一天,杀年猪,唱灯戏,写春联,卖年货,吸引四方八邻的人前来,像城里的庙会一样闹热。

夜已经很深了,星星尚在天空闪烁,丝毫没有闭眼的意思,我和谭舟各自回屋休息。关门的一瞬间,我看见天边的晨星已经升起,我笃定,三会的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编辑:周敏)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