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飘香,抢收忙促。
“先细心挑出主穗,挂上标签,再装进这个透气的白色纱袋。”“剩下的分穗统一收割。”……在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曾遨游太空的“王家贡米1号”“王家贡米2号”迎来第三年开镰收割。
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一直守在航天水稻育种材料普筛选试验田里,紧盯着标有“CH3”(C代表他姓名的第一个字母,H代表航的第一个字母,3代表育种第三代)标牌的稻穗,时不时动手示范收割要领。虽然已经72 岁,但从3月17日的春种到9月中旬的秋收,他都尽可能亲力亲为。
陈定全在昭化区农业基层技术推广一线工作40多年。2014年退休后,他一心扑在“王家贡米”品种选育上,倾注全力只为选育出好稻米。
2015至2016年,他用退休金跑遍20多个省、市水稻育种科研单位学习求教,收集水稻种质资源育种。
2017年,昭化区成立特种粮油技术推广陈定全工作室,在当年初选出具有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香气独特等特点的“王家贡米1号”“王家贡米2号”。但抗病性差、大规模种植有难度等问题,却困扰着陈定全。
2019年10月,陈定全专程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解决“王家贡米1号”“王家贡米2号”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当面向袁隆平请教。
2020年5月,“王家贡米1号”“王家贡米2号”种子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升空,在轨飞行67小时后着陆,并于当年6月20日试种成功。
2021年3月,“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成立,进一步为“王家贡米”自主品种选育注入动力。
……
看着刚收割完的黄灿灿的稻谷,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陈定全脸上,他直言:“‘太空水稻’育种三年,今年基因变化最大:株系高矮不一样、颗粒饱满程度不一样,剑叶宽度也大不相同。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选择性,获得了更多新的育种材料。”
这几天,陈定全计划着,尽快从今年的1500个株系中,选取10个到20个优质品种送到海南,再播一季稻,以此缩短育种周期。
而在陈定全等的努力下,“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收集到了水稻种质资源3000余份,王家贡米(广元唯一自主选育的地方品种系列) 被写入《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发中心将在当地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上揭牌……
这,正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时,陈定全写下的文字:“敬爱的袁老,我们今天要向您告慰的是,王家贡米正在不断谱写着农业新篇;自从稻种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了太空,显著实现了抗病增产;我们已建立了自己的水稻种子基因库,拥有了繁多的种质资源……”
“我们力争5年内把选育材料稳定下来,再对‘太空水稻’进行理化指标鉴定检测,揭晓种子基因遗传是否突变、是否会增加抗性等问题的答案。”陈定全说,他是一名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久久为功,奋力把“选育出好的水稻种子”这件大事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