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董希文
|
好的美术作品能超越不同时代的壁垒,给人带来经久不息的心灵体验,这些美术作品就像浓郁的陈香,随着时间的流逝终能沉淀成经典。
创作于1953年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就是这样一幅美术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家迫切需要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讲述新中国的故事,于是现实主义创作完成了“主旋律”题材的本土化蜕变,也促进了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在新社会语境下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积极探索的艺术家,油画家董希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董希文,是一位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明确“油画民族化”的画家。为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他用近三年的时间,在敦煌研究、临摹了大量壁画,他认为,这些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能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杰作相媲美,带有浓厚的东方艺术特色,是独一无二的。
《开国大典》创作伊始,董希文就“企图把它画成一幅与平常的西洋风的绘画不同的具有民族气派的油画。”
董希文在后来公开发表的《开国大典》创作经验中详细介绍了他在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上,是如何吸取中国古代绘画传统创作方法的。
运用中国画透视原理 大胆构图
首先在构图上,假如呆板地按照一般西画的取景角度、透视办法,就无法使天安门楼和广场之间的距离在一幅画面上都能概括进去。对待这个问题,董希文运用了中国画在透视上既科学又不是自然主义的那种灵活性的手法来处理,也就是既不被机械法则所束缚,同时又是合于视觉的安定感和真实感。
这大胆的构图处理是画作成功的元素之一,也被后来者一直津津乐道:为了画面的气势和开阔感,省略了毛主席右前侧的一根柱子,还有画面中所有主体人物的方向布局,董希文选择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
运用中国绘画的方法 表现完整的人物风貌和精神
董希文认为在表现《开国大典》时的主体人物,应该符合人民所喜爱的完整与明确的欣赏习惯。因此,他运用了中国绘画上描写形象的方法,把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无关紧要的外貌细节单纯化,避免了形象描写繁琐的感觉;同时,又加强描写了形象上的重要环节,使形象的重要部分凸出。这样的做法,能够集中表达出领袖们的精神、风貌和各种对象本质的特点。
采用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习惯 使画面富有民族气派
中国人喜欢鲜明而热烈的色彩,这也符合《开国大典》这幅画的主题思想。因此,董希文在色彩运用上,不顾忌一般油画的色素复杂变化和油色厚堆的规则,大胆地采取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习惯。董希文说,这就是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压低了明暗的强度与色彩冷热的对比,特别是抓住了各种对象的本色以后,在各种鲜明的本色中去求得整幅画色调的对比与统一,使效果上产生了一个比较热烈与明朗的格调。如果说这幅画富有民族气派,那么与这种色彩的用法是很有关系的。
在创作《开国大典》的过程中,董希文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当他遇到困难时,他想起唯一解决问题的原则是,应该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欣赏习惯,使整幅画面的效果,既宜远望,亦能近看。在画作创作中,进行了中国绘画方法的实践后,这幅作品便能更充分地传达出伟大主题的气象和气派。
(部分资料引自《新观察》1953年第21期 董希文署名文章《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