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变股东!剑阁走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新路径

日期: 2025-05-14 来源: 广元日报 分享:
【字体: 打印

剑阁县提出全域乡村运营理念,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新路径,让“诗和远方”照进现实——

以运营为笔 描绘乡村发展新图景

今年“五一”小长假,阡陌里·剑山居民宿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这个位于剑阁县下寺镇至普安镇快速通道重要节点、剑阁农文旅融合发展环线上的民宿,通过盘活村民闲置农房,创新采用川北民居特有的“偏厦子”改建而成。

旧屋重装新开,焕发勃勃生机。“11间客房天天爆满,休闲茶吧座无虚席。”下寺镇双旗村党支部副书记蒲春明说,连续几天试营业效果很好,现在一到周末几乎是一房难求。

不仅是阡陌里·剑山居民宿,双旗村还盘活闲置资产,开发了更多精品民宿集群,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即将启动试运营。蒲春明介绍,全面建设完成后,双旗村将有精品民宿7栋,客房66间,同时配套餐饮、萌宠等业态,最大可同时容纳140余人入住,2000余人就餐,10000余人游览。

当前,剑阁县全域乡村运营已激活,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产业建园区,园区变景区,景区融社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正渐次展开。

白龙镇剑峰粮油综合体育秧中心。 剑雄 摄

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探索乡村运营“剑阁模式”

阡陌里·剑山居民宿建设项目,仅是剑阁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行全域乡村运营的一个小切片。

民宿、采摘、垂钓……双旗村的业态越来越多,乡亲们吃上“旅游饭”,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火。

蒲春明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一个个幸福和美的场景,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这样的变化,同乡村运营密不可分。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20多年来,“千万工程”不断升级拓展,更迭生长,浙江乡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千万工程”的内涵在于更新:起始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延伸到美丽乡村建设,又升级到以共富为目标的乡村全面振兴。

“千万工程”经验从浙江推广至全国,如何更好应用到川北乡村?剑阁县提出全域乡村运营理念。

剑阁县的具体做法是,围绕剑门关、翠云廊两个核心景区和108国道农文旅融合发展线,建设打造“翠云·里”和美乡村示范带,实现产业融合致富、乡村运营带富、美丽经济添富、基层治理稳富。

“我们到浙江考察学习,决定改‘零敲碎打’为系统谋划,以整县全域为示范,系统推进乡村运营工作。”剑阁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县在县级层面成立乡村运营领导机构,国资平台组建县域乡村运营公司,建设县级乡村运营中心,统筹全县乡村运营的项目规划、资金使用、招商运营等工作。同时,引导村级层面成立强村公司,梳理需求、整合资源、联农带农,高效推进乡村运营相关工作。

乡村运营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命题和新动能。2024年8月,浙江芒种乡村运营有限公司助力剑阁陪跑,把浙江乡村运营的成功经验带到了剑阁。

这个时候,葛剑斌从浙江芒种乡村运营有限公司来到剑阁,入驻四川翠云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并以企业总经理、“乡村CEO”的身份,推动剑阁乡村运营的品牌规划、产业招商、人才培育、宣传推广等工作。

浙江省援川工作组广元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力量,输出浙江成功经验,整合两省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出乡村运营的“剑阁模式”。

农文旅融合发展   

释放乡村综合价值

剑阁提出全域乡村运营,放眼全国是个新鲜事,究竟应该怎样干?

其实,早在“千万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提出“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这也是浙江乡村发展繁荣的根本经验之一。

浙川两地共饮长江水,同处长江经济带,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浙川两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广元结对城市正是杭州,为更好推进乡村运营,剑阁县多次组织人员前往杭州学习调研,并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进专业“外脑”。

为科学制定全域乡村运营规划,剑阁剑雄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四川翠云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县级乡村运营平台公司,领衔、统筹全县乡村运营工作,并以“县级运营公司+村级运营公司(强村公司)”模式,开展全县乡村运营工作。

“千万工程”建设经验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在乡村运营建设中,力戒千村一面、万村一貌,必须根据各村资源禀赋、文化传承、发展历程不同,制定“一村一策”方案,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剑阁县在全域乡村运营中,如何根据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做到“千村千面”“万村万象”?

下寺镇双旗村、小剑村、中心村、二龙村,拥有魏子坪水库、剑雄水库、龙王潭水库等水资源,已有金色家园农家乐、梨苑山庄、星期八生态农庄等乡村旅游业态,有小剑蓝莓园、小川苗圃园、黄桃园、悍旺羊养殖场等产业园区,还有闲置资产小剑门服务区。下普快速通道串联四村,乡村运营团队综合现有优势,提出打造和美乡村产业示范轴,形成农旅休闲观光组团。

汉阳镇云丰村、壮山村、壮岭村,有古柏道资源,有石洞沟现代农业园、剑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有云丰村乡村会客厅、剑山未见山民宿、育秧科创物流中心等业态,还有闲置的村委会、堰塘、晒坝等资产。下普快速通道联动三村,乡村运营团队依托现有田、园、路资源,提出打造景村融合共富发展环,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组团。

当前,剑阁县全域乡村运营已构建乡村运营中心“一个中心”,农业休闲观光、产业联动发展“两大组团”,研学、观光、度假等“N个场景”的发展格局。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种好产品、卖好风景、讲好故事,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综合发展。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运营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剑阁剑雄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勇生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运营人才回归,剑阁乡村的各类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乡村多元业态不断繁荣,乡村综合价值将充分释放。


下寺镇双旗村阡陌里·剑山居民宿。 剑雄 摄

唤醒沉睡资产

让乡村更富美、村民更幸福

朝阳升起,大山深处,普安镇亮垭村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忙着在大棚里疏花。

村里有产业,村民有事干。脱贫后的王政山没有歇脚,没有松劲。除草、施肥、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在种植基地务工,一年能挣两万多元。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民群众的期盼。 村民王树波种了两亩多葡萄,养了七八箱蜜蜂,年收入八九千元不在话下,再加上七亩多土地种粮,还有7000多元进账。“这么一算,我怎么也是个‘万元户’啊。”在他看来,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创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中,乡村主要提供土地、劳动力或初级原材料,而新的乡村运营模式,则为乡村多元价值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最直观的是盘活闲置资产、流转闲置土地、实现产业融合,让乡村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充分彰显,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汉阳镇云丰村,剑阁三分田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50亩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的40%直接分红给村民,还让大量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2023年以来,村里引进了昊昱奇异果业有限公司和楚雄常冠农业有限公司两家剑阁龙头企业,流转土地250亩,为村里更多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和美乡村建设,突出乡村运营,重在可持续性,必须从实际出发,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量变”,跑出乡村运营的“质变”。

今年4月,剑阁县人人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云丰村签订投资协议,在剑山·未见山民宿的成熟经营模式基础上,流转村里撂荒土地、闲置房屋,盘活星空营地、“乡雪李园”民宿等集体资产,不断壮大发展富民产业规模,让乡村更富美、村民更幸福。

乡村经营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从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基础问题入手,从而唤醒农村沉睡资产,唤醒万千村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归属感。

在四川翠云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剑斌看来,只有坚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运营,才能更快唤醒村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最大程度唤醒社会资本、城里人对农村的向往和关注,最终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